之所以如此,很簡單,部隊在上個月一次性訂購了六百臺WD—30S渦輪風扇發動機,總價值為6.5億人民幣。
用于部隊各主要軍種巡航導彈靶彈的主要動力。
而這款應用于部隊訓練防御和打擊的巡航導彈靶彈的原型不是別的,正是在兩個月前紅藍對抗演習中大放異彩的攻擊—2型無人機。
因為采用了簡易的光電地形匹配技術和完整的無人機控制技術,其性能介于巡航導彈與無人機之間,出其不意的話的確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但要說作戰效能有多大卻也談不上,畢竟在核心硬件上照比真正的巡航導彈還相差太遠。
在這方面就不是騰飛集團能夠解決的,畢竟全系的數字地圖,高空上的衛星導航,抗干擾裝置,基于高精度陀螺儀的慣性制導等等,都是業內頂級的高端研發制造領域。
國內在不少方面還在努力,正因為如此,別說騰飛集團造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換做誰在各項配套不完善的情況下都是一樣。
只不過做不了真正的巡航導彈,做個巡航導彈靶彈還是綽綽有余的,畢竟攻擊—2在模擬巡航導彈的飛行軌跡和攻擊路線還是很不錯的,非常適合作為靶彈淬煉各部隊應對巡航導彈的應對機制和戰術戰法。
同時也可以作為訓練彈,讓某些部隊熟悉巡航導彈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流程,為日后國產巡航導彈裝備入役儲備相關人才。
于是在部隊專家對騰飛集團攻擊—2無人機一番評估后,就對騰飛集團下達了改裝任務書,騰飛集團本身就是做無人機起家的,再加上開放式的研發模式,類似的方案有好幾套,甚至某些方案已經開始被一些團隊拿去做實驗驗證。
所以這類改裝任務在其他企業或許有些麻煩,在騰飛集團根本就不是啥難事兒,無非是把攻擊—2無人機造的像個巡航導彈。
于是很快一款可折疊小翼展,V字尾翼,彈體更加流線,且采用WD—30S渦輪風扇發動機為主要動力,火箭助推發射的靶—5型巡航導彈專用靶彈便應運而生。
部隊做了幾次試射,效果良好,十分滿意,經過總部同意,一口氣采購五百枚,用于部隊使用和訓練。
加上額外的一百臺備用發動機在內的各項零配件,這一總價值超過了20億人民幣的大單,算是近些年騰飛集團接到的最大單筆國防訂單。
同樣的,也是部隊近年來在訓練裝備方面的最大投入,這要是放在兩、三年前根本不敢想象,20個億足夠部隊做很多事情了,就算需要靶彈,也不可能砸這么多。
但是一場海灣戰爭,讓眾人見識到“戰斧”式巡航導彈的威力,于是如何預防和攔截這類精確制導武器便成為部隊上下亟待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