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建業和劉純對于一部分首長的所思所想并沒有察覺,沒辦法一來這次來的人比較多,看不過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些首長每一個都不是白給的,要是把所有想法都寫在臉上,相信也不會在肩膀上綴上將星了。
所以沒察覺也算正常,當然就算察覺到了兩人也不會在意,既然待著大客戶參觀要是沒有把大客戶留下來的手段,那兩人這些年真就是白混了。
于是劉純在簡單的介紹了些12號車間的情況后,便瞟了莊建業一眼,莊建業微微點頭,劉純旋即笑得更加和藹:“各位首長,航發熱部件機加工是整個發動機制造中最關鍵的一環,而渦輪葉片又是其中關鍵中的關鍵,以往的傳統制造工藝,光在渦輪葉片的機加工上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我們騰飛航空動力利用近些年積累的新技術,創造性的研發出一系列的新式加工設備,將包括渦輪葉片在內的發動機熱部件機加工縮短到半個月左右。”
“半個月?”
幾位部隊首長有些意外的問了一句。
劉純點點頭:“沒錯!”
說著劉純指向不遠處的一個大型設備:“各位首長請看,這就是我們集團今年年初剛剛研制并的NB—600型數控電火花機床,主要用于發動機的蜂窩結構、葉片封嚴蓖齒、封嚴凸版等航空發動機關鍵部件兒的機加工……”
劉純不愧是老忽悠,一臺數控電火花機床愣是讓他說的是天上難找,地上難尋,不過在場的眾人卻沒有太多的異議,反而一個個睜大了眼睛,聽的格外認真。
原因很簡單,國內雖然也有電火花加工的應用,但像騰飛航空動力這樣如此大規模替代傳統機加工的卻一個沒有。
不是不想,畢竟電火花加工屬于特種加工領域中精密程度比較高的一種,通常的情況下可以將精度控制在微米級,且加工過程并不復雜,配合數控技術甚至可以完成精度高且形狀復雜的部件加工。
這對受限于國外貿易政策,得不到高精度多軸數控機床的國內來說不啻為一種立項的替代加工工藝。
問題是電火花加工的原理不復雜,但數控技術卻是個十分復雜的門類,尤其是應用在航空制造領域的特種加工,可不是隨隨便便做個程序就能當做數控程序去生產,而是需要多年的日積月累,獲得龐大的航空產品加工數據,組成數據庫后然后在慢慢摸索,詳細修改,然后在這些數據利用算法做成機床運行的程序,這才能做出符合實際生產條件的電火花數控機床。
如若不然,數控機床怎么就成了高端制造,除了精度外,關鍵就是這些背后看不到的東西在支撐著這類產品的價值。
國內其他廠在過去的十多年中這方面做得并不好,反正可以隨時買到國外的產品,就放松了實際生產中的自我積累,等到局勢有變,脖子自然而然的就被掐斷。
騰飛集團卻不一樣,這么多年以彭川為核心的專業設備研制團隊一直在整理和收集騰飛集團實際生產中的加工數據,可謂方方面面事無巨細,然后與航空計算機研究所合作,通過優化后的數據編寫符合騰飛集團實際情況的工業軟件和數控程序,如此經過數年的摸索和積累,終于誕生了一大批航空制造領域專業生產加工設備,由此成為騰飛集團另一大產品體系。
即NB系列高端數控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