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之前還上桿子親自幫外賓們介紹各種情況的相州地方領導也樂得清閑,完全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陪同者,將一切對外事務交給莊建業和吳平等人,反正老外已經上桿子了,那就讓騰飛集團自己去吊著吧。
莊建業面對維恩等人在恭維中表露合作的意向,既沒同意也未拒絕,只是哈哈一笑,沖著車間內伸手示意了一下:“來都來了,還是進去看看再說吧。”
說完便邁步走進直升機的總裝車間,唐納德·維恩等人見狀也未再說什么,跟著莊建業魚貫而入。
一側的固定式飛機總裝對于唐納德·維恩、莫斯頓和舒曼這些航空界的老鳥們來說沒啥好看的,類似的場面他們早就看得麻木了,不說別的,他們自家的維修廠就是這套流程。
與之相比,他們更想看車間零配件加工、分裝和調配的情況,因為他們清楚,能夠同時進行兩款不同直升機總裝,其核心就是細節上的調度與分配。
這就好比人體的毛細血管和主動脈,主動脈固然重要,但沒有毛細血管的分布與支撐,主動脈再強悍也是白搭,甚至在某些地方毛細血管還很關鍵,不然腦血栓,心肌梗塞也不會讓人頭疼了。
此時此刻的相州直升機總裝車間也是一樣,六架一字排開的直升機是出動脈,在他們對面的零部件加工與調度便是毛細血管,如何做到血流通暢,克服腦血栓,心肌梗塞的風險自然是他們這些專業領域之人想要探尋的。
莊建業也知道這些老外的想法,所以根本就沒往直升機裝配一側哪里走,而是直接朝著零配件加工的區域過去。
走馬觀花的瞧了瞧,唐納德·維恩等人并沒有發現什么特別之處,反而在看完機加工區域后,幾個人的神色還有些古怪。
因為從機床的情況看并不十分突出,除了兩臺數控噴丸成形機、一臺數控水切割機以及一臺三軸數控加工中心外,并沒有發現其他數控機床,甚至是半自動化的仿形機床都很少,絕大部分都是需要人工操作的老式機床。
在這方面算是半個行家的舒曼特意在某個銑床旁多看了兩眼,發現那臺銑床的生產時間是1947年,蘇聯列寧格勒紅星機械廠出產,距今四十多年,年紀都快趕上自己了。
看著操作銑床的年輕小伙子,估計叫那臺銑床一聲伯伯都沒半點兒違和感。
眼見于此舒曼等人覺得,這座直升機總裝車間也就這樣,除了管理上有些獨到之處外,技術上真的看不出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甚至在硬件兒設備上還不如他們的飛機維修廠。
可就在他們這種想法即將定型之際,莊建業已經領著他們繞過彩鋼板做成的割斷,進入下一個生產區域。
剛邁步踏進去,只是簡簡單單的掃了一眼,舒曼的人腦海中剛剛形成的想法便轟然炸裂,以至于他們隨行的助手和幕僚直勾勾的看著眼前的一幕,然后不自然的轉頭看了看來時的方向,忍不住吃驚的相互詢問:
“我們是不是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