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自然不知道莊建業兼并永宏廠的真實想法,但這些天他卻從約德爾那里得知了騰飛集團在兼并上的種種麻煩。
都是搞企業的,雖說德國的兼并與中國的兼并因為文化上車詫異會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大體的流程與困難卻有著本質上的相通之處。
那就是對裁掉的非核心人員的安置問題。
永宏廠的非核心業務的從業人員有多少呢?
一萬四千多人。
整個永宏廠上上下下加在一起一共才兩萬出頭,結果非核心人員就占到了總人數的70%。
如此巨大的數量,騰飛集團慢慢安置的話也能消化,但時間上就要長一些,,所以莊建業就想著能不能按照來料加工的方式,將剝離出去的那些永宏廠的非核心業務整合幾大塊,與一些有實力的外商合作,為其承擔一些低端的生產訂單。
這樣一來即解決了永宏廠非核心人員的就業問題,同時也能讓核心業務職工能夠安心工作。
至于忽然轉換體制,那些在永宏廠時期天天侃大山、看報紙、打毛衣的職工們會不會適應,那就不是莊建業考慮的,正所謂適者生存,機會給你了,要是不去抓,那誰也沒辦法,畢竟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這些騰飛集團內部的事情,維恩和莫斯頓當然是不知道的,不過在中國已經一個多月,且已經建立了初步人脈關系的約德爾卻是清楚的很。
如果放在以前,舒曼聽了這些事情保證會覺得是浪費時間,甚至還會劈頭蓋臉的罵約德爾一頓。
但此時此刻,面對擁有高端航空材料和應力波自動鉚接設備的騰飛集團,已經錯過無數機會的舒曼再也不覺得這些事情是浪費時間,反而覺得這是向莊建業表明決心的最佳時機。
38億美元多嗎?
的確很多,可如果拿到高端航空材料和應力波自動鉚接設備的歐洲代理權,那利潤可就不是區區的38億美元,有可能是380億美元,甚至更多。
正因為如此,舒曼叫價可謂是毫不猶豫。
“哈哈~~~我就知道我的鐵哥們兒舒曼先生在關鍵的時候會支持我的,我們的友誼是經得起考驗的。”果然,在舒曼話音落下沒多久,莊建業便朗聲大笑:“放心,我對友誼是很珍惜的,所以萊比錫公司的需求,我們騰飛集團會盡可能的滿足。”
舒曼的眸光一亮,如果不是場合不對,他保證會如同在德甲球場上一樣,振臂歡呼,因為有了莊建業這句話,比什么都來的實在。
舒曼是高興了,維恩和莫斯頓卻郁悶了,他們沒想到萊比錫公司不要命的一錘子買賣,竟然換來了莊建業最為明確的回復。
高端航空材料和應力波自動化的鉚接設備一旦被萊比錫公司握到手里,不出兩年這家實力弱小且只能在旋翼機上打轉轉的小型航空維修公司就能騎到他們的頭上,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能掐死他們的源頭,做出一擊致命的秒殺。
這怎么能行。
于是維恩和莫斯頓都很后悔,不就是幾十億美元的事兒,相較于幾百億美元的買賣,算是個事兒?自己猶豫個什么勁兒呢。
所以維恩和莫斯頓想要去補救,加碼投資額度,結果莊建業卻笑著朝前一直:“那邊是我們的元器件檢測去,一起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