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偉大的預言家,李斯特先生又有了新的判斷?”
聽了李斯特的話,一位身穿著性感晚禮服,金發碧眼的,身材曼妙,氣質優雅的年輕女士將裝著白葡萄酒的酒杯捧在手里,一張妝容精致的俏臉上充滿了崇拜似的驚喜,看向李斯特的目光就仿佛看向神邸一樣,充滿了尊敬與狂熱。
事實上周圍的其他人看向李斯特的目光或多或少都跟那位漂亮的女士一樣,對李斯特的態度非同尋常。
就算是一側那位號稱吐口口水就能淹死病毒的福音派教會的牧師,都收斂起自戀的狂傲,對李斯特充滿了不屬于世人的敬意。
沒辦法,實在是近些年李斯特對蘇聯和東歐的判斷正在一一實現。
柏林墻倒塌、兩德統一、蘇聯從東歐撤軍、東歐劇變、波羅的海三國獨立,特別是這幾天蘇聯突然爆發的819事件,更是將李斯特的名聲推上了頂峰。
因為他早在兩個月前便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斷言:“蘇聯內部的保守派會向自由派發動一場復辟式的反撲,但自由的力量已經深入蘇聯民眾的內心,不可撼動,所以蘇聯保守派的復辟終究是徒勞的。”
結果兩個月后蘇聯真的發生了舉世震驚的819事件,但更讓人震驚的是短短三天的時間,這場由蘇聯諸多強力部門發動的事件竟然以失敗而告終。
整個過程不但完全與李斯特的判斷吻合,起因、經過和結果更是驚人的相似。
以至于不少美國主流媒體驚呼:“拋開時間因素不談,蘇聯8月份的政局就如同李斯特導演的那般,毫不夸張的說,在蘇聯和東歐問題上,李斯特是迄今為止最有遠見的國際問題專家。”
有了主流媒體的高度評價,再加上李斯特創辦的咨詢公司的積極運作,很快李斯特國際問題權威專家、宏觀經濟學家的人設算是徹底了立住了。
隨之而來的便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榮譽,比如說原本已經是哈佛大學教授的李斯特很快就接到哈弗校董事會的邀請函,聘請他擔任國際關系學院終身教授。
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和蘭德公司更是聘任他擔任副會長和獨立董事。
就連美國政府都像李斯特拋出橄欖枝,邀請他擔任總統經濟政策委員會的特別顧問。
有了名自然就要收獲利,李斯特也不例外,偌大的名頭闖出去了,要是不能變現,那就太對不起李斯特如此包裝自己的初心了。
于是在聲名愈發高漲之時,李斯特果斷抓住機會,利用一切可能為自己的咨詢公司拉訂單,搞創收。
很快,李斯特就用自己的人脈、高超的手腕以及商人敏銳的嗅覺,配合著他在蘇東問題上儼然權威的身份,將旗下的咨詢公司打造成集合咨詢、調查、分析、游說為一體的綜合性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