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便是大慶油田太實在了,把原因說得事無巨細,但吃瓜群眾可不管這些,他們眼里只盯著關停兩個字,至于是成本還是枯竭根本不關心,反正大慶油田有油氣井關停了,那就是原罪。
當然拋開前兩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外,還有個最為至關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很多投機者通過這次輿論風潮發現了逆襲翻身,攫取橫財以及更進一步的捷徑。
煤炭產出大省的國營企業和小煤窯老板們自然是希望這股風**的越狂越好,甚至不惜親自下場給報刊雜志和電視節目砸錢,大肆宣揚石油快用完了,當年西方國家石油危機的亂象,從而告訴人們擺脫石油依賴是個多么重要的選擇,啥?沒有石油怎么辦?用煤炭呀,煤炭不比是石油差。
水利部門同樣不希望這股風潮結束,努力了那么多年終于開始建設三峽,可既便如此反對的聲音依舊不絕于耳,除此之外水利部門還規劃了不少大型水利項目,論證的難度都不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水力發電可以被以石油和天然氣為燃料的工業燃氣輪機替代。
之前水利部門找不到辯駁的借口,現在好了,石油只能用五十年,再看看水力發電,最起碼百年以上,還敢叫囂不可替代,還要不要臉。
與此同時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等利益相關方都不希望這股風潮落下去,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心思不純的利益投機者。
就比如說華東某地區便有人生成用一小瓶化學試劑就能讓水變成有,從而解決國家的石油依賴。
就是如此違背常識的“發明”,在這股風潮的鼓動下竟然成了所謂的“明星”,不但匯集了不少人支持,甚至還拿到了政府的扶持資金。
連騙子都能在這股風潮下大發橫財,始作俑者的莊建業要是不狠狠賺一筆那豈不是連騙子都不如。
于是在《科技日報》發表兩篇報道沒多久,莊建業便在國內數個主流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騰飛集團過去十年來一直致力于清潔、高效、環保的新能能源利用技術的研究,通過不懈的努力應用航空航天級別的高新技術終于研制出一款利用煤炭燃料提升縣、地級市級別化肥產能、居民燃料、供暖以及發電一體化的綜合改造方案。
每年可節省石油五百萬噸,為地方創造6億人民幣的產值……
總而言之是怎么邪乎怎么說,以至于光從文風看,跟那位水變油的騙子幾乎半斤八兩。
可這個時候的人就信這一套,不怕你吹牛,就怕你這牛吹的不夠大,不夠響。
當然莊建業終究不是騙子,手里的技術也不是水變油那種不靠譜的東西,所以腰桿子不但直而且十分堅挺。
以至于邀請各地方政府官員前來騰飛集團考察時,豪橫的一塌糊涂,不但來回車票全額報銷,而且騰飛集團還有精美的禮品相送,如果有意購買騰飛集團縣、市區域綜合高效能源利用技術的地方政府,騰飛集團不但會幫助該地方政府申請國家的替代能源的補貼,還會通過控股的招商銀行基于該地方政府不同額度的貸款或分期付款政策。
當然了,私下的回扣、返點、讓利自然是不能少的。
如此一套組合拳下來,來騰飛集團考察的地方官員猶如過江之鯽,多的根本數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