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笑得最囂張的便是那位提問的路透社記者,直覺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莫過于莊建業剛才的那份言論,是何等的腦回路才能想出這么些不靠譜的遐想,簡直就跟精神病院跑出來的妄人差不多,真不知道這個莊建業是怎么成為騰飛集團掌舵人的。
當然知不知道對他這位路透社記者沒有半毛錢關系,既然莊建業話里有漏洞,自然要抓住機會好好羞辱一番才是,敢變著法的罵自己白癡,看看到底誰才是白癡。
于是路透社記者連忙站起身問:“這么說莊先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不知道你的這份幻想……額……抱歉,應該說是太空探索計劃已經執行到哪一步了?”
“就算你不提問,我也正要借著這個機會向各位關心騰飛集團的朋友們宣布一件事,那便是在去年騰飛集團成立了專注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起源公司,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成功獲得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公司的訂單,承擔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助推器的生產制造工作,并成功參與了7月份的亞太一號通訊衛星的發射任務,從而邁出了我們騰飛集團太空探索的第一步。”
路透社記者話音未落,莊建業便笑呵呵的把話頭給接了過去,旋即揮了下手,身后的幕布就好似安裝了人工智能一樣,畫面瞬時切換,出現一張偌大的運載火箭發射想象圖,莊建業則站在圖前,緩緩說道:“由于我們太空起源公司的介入,降低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使之從原來1.5萬美元\每公斤,降低到1.38萬美元\公斤。
這只是我們太空起源公司的一個小成就,而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將發射成本降到五千美元\公斤,是的,你們沒聽錯,就是降到現有成本的三分之一,當然有人會問,你們太空起源公司如何實現?
我的回答是,重復利用運載火箭就行了……不要激動,各位先生們,女士們,我們太空起源公司的中期目標便是讓運載火箭如同航天飛機一樣做到自主可控,天地往返,重復利用。”
場內眾人聽了莊建業這番話都跟聽科幻,不,應該是玄幻一樣,總覺得是在夢游似的,航天飛機天地往返大家都明白,運載火箭也能如此?
場內有一個算一個都覺得莊建業是在異想天開,要知道航天飛機內可是有人操縱,加上美國舉國之力的高新技術和資金注入才實現的,雖然號稱重復利用降低成本,可實際使用費用比普通的宇宙飛船要高得多的多。
由此及彼,莊建業說他們成立的太空起源公司想要搞運載火箭的重復使用,簡直是不長腦子,以至于不少人都覺得這是莊建業在為騰飛集團進軍航天業務放出的噱頭罷了。
當然也有極少部分人覺得莊建業的想法很新奇,挺期待太空起源公司的后續發展。
然而不管是嘲笑還是期待,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莊建業那浩瀚的太空探索計劃中去,沒人去在乎教練機究竟是不是軍事裝備,有沒有背離騰飛集團的愛好和平,不生產軍事裝備的宣言。
沒辦法,相較于后者,還是星辰大海更吸引人眼球,真·不分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