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趕緊聯系眼鏡男,與洛索京做進一步接洽,結果不出莊建業所料的確是撿到寶了,而且還是那種金礦級別的大寶藏。
雖說洛索京對核心技術一知半解,也不懂高深的理論知識,但多年的資料庫管理員的職業卻造就了他倉鼠般的性格,那便是無論好壞先把東西弄到手再說。
正因為如此,洛索京幾乎將蘇聯7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關于導航系統的技術資料全都弄到手,先不說份數了,光紙張重量就高達9.7噸。
除此之外,洛索京還化整為零的把恒星—5Б星光\慣導復合制導系統、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內的授時接收裝置、Kh—55空射巡航導彈上所使用的激光陀螺儀等導航領域所使用的關鍵設備或核心配件。
如此種種合在一起早已不能用一般的價值去形容,因為很多東西在莊建業這些人眼中根本就是無價的,真·不是用錢能買來的東西。
結果就是這一批花錢都弄不到的先進技術竟然主動找上門,哪還說啥?當然是有多少收多少。
于是莊建業大手一揮,不但滿足了洛索京所有條件不說,還附帶幫助其全家移民國內,并在西平別墅區分出一套別墅給洛索京一家居住的同時,另拿出200萬人民幣作為洛索京的安家費。
至于日后洛索京一家的工作和生活更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讓洛索京滿意的都快瘋掉,直接將手里的東西半賣半送的全都交給了騰飛集團。
里里外外騰飛集團總工花了不到500萬人民幣,卻獲得下至慣性導航,上到衛星導航幾所有導航方面的關鍵技術和制造工藝。
當然了,這些先進技術騰飛集團一家根本吃不下,更何況騰飛集團又不是專業搞導航的,很多精密零配件根本就做不出來,需要專業的單位或科研院所參與。
所以將這批技術和實物設備交出去,在國內做技術分享是騰飛集團不得不做,又不能不做的事情。
這要是其他單位,在上級的壓力,兄弟單位的催促下,拿個大公無私,為國內導航技術做貢獻的名聲也就把東西交出去了。
可騰飛集團是那種要名聲的地方嗎?
與面皮相比,更看重的是里子。
于是莊建業并沒有急著把到手的技術分享出去,而是向上級提議,遴選導航領域優秀企業或科研單位組成導航技術聯盟,由上級單位統一領導,集中對國內尚屬空白的幾個關鍵導航技術進行攻關,從而發揮國內集中力量辦大事兒的優勢。
等取得進展,參與的企業或科研院所可以共享這些技術成果,并鼓勵參與企業在這些技術成果上做二次開發或深度應用,以便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當然了,介于騰飛集團收購這批技術資料或實物所花費的資金不可能白白填補,需要參與企業和科研院所統統負擔,為此騰飛集團主動承擔其中的300萬人民幣的費用,剩余的1500萬各參與單位看著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