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是有一個算一個,都準備把這個勁爆的消息傳回去,就算不爭第一,也要做到出彩。
其中屬英國天空衛視的艾琳娜報道的消息最危言聳聽,直言這次失敗將讓騰飛集團破產,并沉重打擊中國航天,由此說明一個技術不成熟的發展中國家承攬如此高技術的商業業務是多么可笑的事,進而用頤指氣使的口吻評論道:
“我在這里想騰飛集團這樣心高氣傲的廠商提一個由衷的建議,那就是先做好自己的事兒,天鵝肉雖好,但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不同于八十年代,通信設備并不發達,記者們有緊急稿件只能通過電報轉發,如今已經是九十年代中期,衛星電話已經普及,再加上海灣戰爭時美國CNN等廣播電視的直播新聞異軍突起,導致現如今的新聞傳播速度異常迅速。
這幫位于中國西場的外媒記者們的稿子發出去不到半個小時,歐美的電視媒體就已經在節目中插播了騰飛集團發射失利的文字新聞。
一個小時后,深度的評論就開始霸屏。
一個半小時后,專題報道開始出現。
兩個小時后,強烈的輿論風潮便在境外鋪天蓋地的刮起。
什么騰飛集團窮途末路。
什么中國航天技術落后。
什么一家航空企業跨領域搞航天注定失敗。
……
等等言論可謂甚囂塵上,總而言之就一句話,中國的航天技術不可靠,不成熟,根本就擔負不起為其他國家承擔商業航天發射任務。
“看來,我們是動了別人的蛋糕了!”
莊建業在第一時間就得知了境外的媒體報道,草草的看了一眼,撇嘴笑了笑,就把手里的那份媒體報道材料扔到了一邊,旋即從沙發上長身而起,邁步就走出了這間煙霧繚繞的會議室。
剛一出門,一陣咔嚓嚓的閃光燈就差點兒把莊建業的鈦合金狗眼給閃瞎,好在他提前帶了墨鏡,不然四五瓶眼藥水都未必夠。
然后還沒等莊建業適應如此大的媒體陣仗時,英國天空衛視的艾琳娜就已經開始發難了:“莊先生,您對騰飛集團此次發射失敗作何評論?”
“評論?”莊建業呵呵一笑,旋即臉色一冷,伸手指向艾琳娜:“FakeNews!”
旋即一招手,身后的兩名騰飛集團工作人員立馬抬出一塊大尺寸顯示屏,接通電源后,立刻呈現出西場上空的云層動態顯示圖,莊建業也不廢話,摘掉眼鏡用手指著屏幕上的圖像說道:“根據我們騰飛集團出產的雷電—120長航時無人機提供的實時氣象數據,一小時十五分之后,西場上空將出現50分鐘的普通云層,所以,我們的長四火箭將在一個半小時后正常發射。”
眾人聽罷無不是震驚,但奧特萊恩卻抓住另一個重點,提問道:“莊先生,你說雷電—120是長航時無人機,那究竟這個長航時有多長。”
莊建業微微一笑,給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答案:“雷電后面既然是120,自然是意味著續航時間是120小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