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林光華笑得很開心,一邊高度贊揚克里爾多的遠見卓識,一邊又開始滔滔不絕的介紹起NB—233B的獨特性能。、
別說是一群子巴西人被弄得暈暈乎乎,就是在場的騰飛集團員工都讓林光華絮叨的有些五迷三道。
心說,不就是一套淘汰的破爛貨嘛,怎么聽光盤的話,就成了天上難找地上難尋的仙家寶器了?
是的,無論是NB—233A還是所謂的升級版NB—233B,別說騰飛集團了,就是放眼整個國內都當破爛一樣沒人要。
倒不是國內各單位或是研究機構有多么豪橫,放著好好3D打印設備當成臭狗屎,擺在那兒故意浪費。
而是因為騰飛集圖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出產了新一代的3D打印設備,NB—255型激光增材制造設備。
相較于NB—233,NB—255在體積上小了60%,耗電量降低了70%,適配的材料和加工零件的種類分別從4種,8各型號,提高到12種,24個型號,基本上涵蓋了航空航天大部分特殊異型部件兒。
正因為如此,NB—255一經推出,立刻便把NB—233徹底掃進了垃圾堆,別說出售了,就是白給,國內的各單位都不要,哪怕寧肯加錢也要用NB—255。
也是沒辦法,NB—233作為第一代3D打印設備,本身的缺陷實在是太多,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體積太大,配套的附件太多。
往往整個系統就得占一個獨立的生產車間。
而龐大的體積帶來的就是令人咋舌的功耗,臨近發電廠的單位還算好,至少能夠得到電力部門的優先保障,要是在一個電力缺口大的地區,NB—233根本就不敢開,因為巨大的功耗能瞬間導致當地電力系統超負荷。
以至于不少國內單位了解了NB—233的實際情況,盡管心里癢癢3D打印技術,卻不敢入手,實在是這東西太不好伺候。
NB—255就不一樣了,體積不但縮小了一半還多,功耗更是降到了普通加工設備的水平線,說句不恰當的,若是不明確表示,很難看得出NB—255居然是從NB—233改進而來。
既然有了更好的,差勁的自然就沒辦法用了,問題是就這么丟到倉庫里吃灰實在是太浪費,好賴不計也是騰飛集體花大價錢弄出來的,要是者就這么淘汰了豈不是太虧,于是莊建業等人一番商量,還是趁著歐美在3D打印技術上封鎖封的Happy的時候,把手上的四套NB—233一股腦的傾銷出去。
最起碼也能撈會點兒成本不是,若是運作的好的話,不但NB—233研發費用能收回來,就連NB—255說不定也能把5個億人民幣的投入給抹平。
就在騰飛集團盤算著怎么把這些東西廢物利用,找個好噱頭,賣個好價錢時,克里爾多領著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就這么悶頭悶腦的撞進來。
得知消息的莊建業是抽不開身,但卻對林光華做了電話指使,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無論如何得讓巴西人買一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