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套組合下來,俄國人的保密協議不說跟放屁一樣,但也差不了太多,更關鍵的是俄國人完全沒辦法,啥啥都沒用俄國人一個小數點兒,想嗶嗶都找不到地方。
當然俄國人也不吃虧,AL—31型大推力軍用航空發動機依靠中國升級為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這就等于為蘇—27下一步改進鋪平了道路,都不用做太多的改進,只是將現有的蘇—27由模擬數字控制系統,升級到完全的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蘇—27的性能就會有一個極大的提升,再配合新材料和新航電,完美的蘇—27已然呼之欲出。
正因為如此,俄國人對騰飛集團的“假公濟私”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連外人都如此,十號工程項目組當然是當著沒看見。
于是在莊建業不要臉的主導下,騰飛集團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很快便落地生根。
這些往事,林光華當然不能事無巨細的全部講給克里爾多等人,只不過挑著能夠體現騰飛集團自主創新,保持領先的角度,以比莊建業還不要臉的姿態大肆吹噓一番。
但這番介紹還是讓克里爾多等人心里是欣喜不已。
沒想到騰飛集團不但有長航時無人機,有3D打印技術,竟然還有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簡直就跟一個隨時能找到狗頭金的大金礦一般,驚喜是一個接著一個。
早知道如此,他們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一行人在京城帶那么多天干嘛?早應該來騰飛集團探探寶呀。
或許早些時日來,他們手上另一個重要項目就不用那么一波三折令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上上下下頭疼不已了。
而這個項目不是別的,正是巴西和意大利兩國在八十年代完成的AMX教練\攻擊機項目。
當然進入九十年代中期,兩國的合作已經結束,AMX教練\攻擊機在巴西和意大利兩國自然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
意大利依托歐洲強大的航空工業基礎,不斷對AMX教練\攻擊機進行改進,最新的進展是,意大利將采用EJ—200渦扇發動機和法國湯姆遜公司的航電設備對AMX教練\攻擊機做迄今為止最為顛覆式改進。
一旦完成,AMX教練\攻擊機將會擁有無與倫比的性能,屆時必將成為世界范圍內教練\攻擊機領域的有力競爭者。
作為AMX教練\攻擊機的另一個生產者,巴西航空航天工業公司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這要是AMX教練\攻擊機市場全被意大利人搶去了,他們巴西怎么辦?喝西北風嗎?
問題是急也沒辦法,AMX教練\攻擊機改進的核心就是減重,而初始版AMX教練\攻擊機使用的羅羅公司出產的斯貝MK807渦扇發動機龐大的液壓機械控制系統顯然是重量的最大來源。
意大利人用更先進的EJ—200發動機替換,實現了整體結構減重,巴西沒這個條件,便想著用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走個捷徑,結果自己沒有實力不說,世界各大航空巨頭也對巴西人的請求沒啥興趣,于是整個AMX教練\攻擊機改進計劃就進了死胡同。
本以為這事兒還要僵持很久,沒想到竟然在騰飛集團這里遇到了他們做夢都想得到的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克里爾多等人那個興奮就別提了,差點當場跳起桑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