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T—800級別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放在ERJ—140系列支線客機上,當然是民用產品;可要是放在十號工程的量產機型或是蘇—27國產化改進型又是什么?
再比如騰飛集團研制生產NB—255型3D打印設備,民用產品不在話下,軍用產品難道就不能生產?要知道騰飛集團在這款設備的最新升級的軟件上可是增加了一種叫做馬鞍式雙面曲面加工的小型部件加工程序。
放在車輛制造領域,用鋁合金制造,這個部件可以當做減震避震的重要部件,可一旦放在航天領域,使用高性能鈦合金就是導彈或是運載火箭設備艙敏感電子設備的支撐結構。
特別是遠程導彈上,確保導彈命中精度的激光陀螺儀,就必須使用這種部件固定。
試問這類設備或軟件又是軍用還是民用?
對了,還有激光陀螺儀,這東西更是跟軍用就姓軍,上了民用立馬改換門廳的變色龍,咋界定?
沒法界定。
他們這些軍工領域扛把子們說,我們買過來的騰飛集團的材料和設備是用于軍備生產的,可騰飛集團偏偏就不承認,硬說賣出去的東西是給汽車廠或是高端運動制造商提供的專業化定制。
搞得這幫子軍工領域的扛把子們根本就無力吐槽。
就比如說航天部門下屬的一個頗具實力的軍工廠,向騰飛集團定制的產品名稱便是高級鋁鋰合金制沖浪板坯料;T—300碳纖維制成滑雪板坯料;專用運動類航空模型一次性發動機。
看著人畜無害吧。
可誰見過海邊沖浪板是400mm粗的圓筒的?
誰又見過滑雪板是圓錐狀的不說,還配了四個固定翼的?
至于航空模型一次性發動機,能夠一次點火持續300秒的?
好在這家航天部門旗下的實力軍工廠也沒不是啥挑剔的人,拿著騰飛集團的運動產品材料和航模零部件,搗鼓搗鼓就搗鼓出來一款射程超過300公里的遠程打擊系統,名字起的也很運動,叫做“衛士”。
或許是從騰飛集團的另類銷售方式獲取了靈感,該實力軍工廠并沒有將這種遠程打擊武器當成導彈來賣,而是冠以火箭炮的名頭去橫行世界。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西北航空廠就是其中的代表,從騰飛集團采購的高端航材個頂個全是運用品牌,最高級也不過是用在高級跑車上的碳纖維機艙蓋,就沒有一款是用在飛機上的。
可以看牌號和規格,不是T—700就是T—800,美國的B—1B轟炸機也不過如此,西北航空廠到是想造車了,問題是騰飛集團的碳纖維給的太霸道,實力實在不是允許,只能勉為其難的用在飛機上,試一試飛上天的感覺有啥不一樣。
當然,有人給騰飛集團面子,啥名頭不重要,只要材料和設備到位就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純商業往來沒毛病。
可有的人就非常霸道了,直接把莊建業叫道自己的辦公室,說一個項目,莊建業屁都不敢放一個,灰溜溜的出了門就立刻落實。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總部首長,而他所說的項目更是現如今保密級別最高的“殺手锏”計劃的核心:反艦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