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辦?
自然是老套路,組建產業聯盟了。
就如同現如今的騰飛—成功—西北航空制造產業聯盟一樣,騰飛集團完全可以有樣學樣的成立一個相州—瓷都—濱江直升機產業聯盟。
上頭如果有項目,三家該怎么競爭就怎么競爭,人腦袋打出狗腦袋都沒問題,畢竟競爭能夠激發潛力,提高效率。
可一旦那家中標,那三家就要坐下來好好談談,確定型號的發動機交給誰做呀?傳動軸和減速齒輪箱放在誰那兒合適呀?總裝線怎么安排呀?
如此這么一分,即能發揮各個廠獨有的技術優勢,又能最大程度的坐到利益均沾,利潤最大化。
更為重要是的,三者的互通有無可以令國內的直升機產業真正的形成拳頭,什么俄國的米里、卡莫夫;歐洲的直升機公司;美國的貝爾,西科爾斯基,絕對是來一個錘一個。
旁的不說,看看騰飛—成功—西北航空制造產業聯盟在國內支線客機、運輸機、輕型飛機的絕對霸主地位就能窺見一二。
當然,想要達到這個目的,主導權這個東西是個繞不去的一道坎兒。
騰飛—成功—西北航空制造產業聯盟之所以能形成,主要莊建業跟另外兩家當家人多年的競爭中形成了默契,并在持續不斷的技術更新中,讓另外兩家形成了依賴,從而握住了背后的主導權。
直升機產業聯盟當然也可以復制這個過程,畢竟騰飛集團在直升機的整體上經驗是很差,導致出產的型號性能不穩定。
但不等于騰飛集團在涉及直升機關鍵領域的技術不強悍,再加上渦軸發動機、碳纖維復合材料和專業的加工設備。
騰飛集團手里握的可是妥妥的上游核心產業。
別說進入直升機領域了,就是進入航天飛機領域都不是問題。
當然了,搞產業聯盟就跟談戀愛一樣,不能上來就抱著美女說咱們馬上生猴子,怎么也得搞些小浪漫,弄些小確幸,把小美女的哄開心了,接下來飚多少時速就看個人身體素質了。
更何況現如今瓷都和濱江這兩個小美女已經被折騰的面黃肌瘦,營養不良,莊建業自然要多多釋放善意,好讓她們知道,跟著騰飛混,枯木能逢春!
所以面對孟慶國的疑問,莊建業十分堅定的點點頭:“是的,作為一個直升機領域的從業者,我對瓷都和濱江這兩位直升機方面的老大哥如今的境遇著實是痛心疾首,每每想到老一輩披荊斬棘,含辛茹苦的建立起的直升機工業體系,到了如今的模樣,我心里都不是滋味。
奈何之前我們騰飛集團這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悶著頭不斷摸索直升機行業的破繭重生直道,好在經過多年努力,終于開辟出為國際汽車品牌做產業配套這條路,算是小有成就,便想著能把瓷都和濱江這兩個兄弟廠拉上一把,也不枉我們做一回直升機工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