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類似F—22這種下一代戰機的機身蒙皮等部件的理想材料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除了雷達反射率低,通過多層編織等工藝手段還能實現對雷達波的細微反射,達到所謂的“吸波”功效。
再配合氣動外形上的隱身設計以及吸波涂層的加持,整體的雷達隱身能力瞬間就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不過碳纖維復合材料雖好,卻有一項不足,那就是耐熱性特別差,這倒不是因為碳纖維復合材料本身的緣故,而是因為連接碳纖維的環氧樹脂的特質決定的。
在正常溫度下,用于連接固化的環氧樹脂并不會有任何問題,可一旦溫度達到一定數值,環氧樹脂便會在高溫作用下迅速分解,從而導致碳纖維部件迅速失效,直至解體。
正因為如此,以往的第三代作戰飛機中盡管應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卻只是將其放在非承熱部位,原因便是在這兒。
問題是三代機可以不在乎,下一代作戰飛機就不能不考慮,不然如何做到雷達隱身?
美國人顯然在這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無論是B—2還是F—22都用實際行動證明,美國人在這方面已經實現了工業級的量產。
騰飛集團當然不能從美國那里弄來相關的核心技術,別說是騰飛集團,就是跟美國穿一條的褲子的英國宇航公司同樣被美國拒之門外,所以,騰飛集團的H—ZB1000用的自然是自己的核心技術。
“美國人的化工產業發達,所以他們可以在環氧樹脂上下功夫,做出可以耐高溫、抗氧化的環氧樹脂,然后利用自動鋪絲機完成工業化生產。
我們沒有美國人這么好的條件,只能另辟蹊徑,所以我們在總結上次‘返回式’衛星失敗原因時發現,雖然我們負責生產的陶瓷基耐熱材料的抗高溫氧化能力的確差了些,卻并非一無是處。
于是我們就著這個思路研究了下去,還真被我們找到了兩個廣闊的應用路徑,一個是高精度的尖端陶瓷刀具,可以作為精密機床和特種機床的快速切割工具。
另一個就是H—ZB1000兼具超高強度、超高韌性和極強耐熱性的碳纖維復合材料,不同意以往的碳纖維材料,H—ZB1000內部的纖維絲中我們采用了部分陶瓷基復合材料技術,融入了一部分陶瓷纖維,與碳纖維固化后生成的新型纖維材料。
然后通過我們專門研發的NB—2800X復合纖維3D編制設備,將其織造成符合規格的材料,然后在高溫凝固爐中高溫成型,如此出來的材料才是符合要求的,通過我們的試驗,直升機槳葉偏轉時產生的扭動熱能對我們的H—ZB1000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莊建業絮絮叨叨,將新型材料說得那叫一個細致,總部首長卻是越聽眉頭越跳,直到最后忍不住伸手打斷:“你們對‘返回式’衛星的失敗總結就這些?”
“還有別的,就是……就是經費上出了點困難,首長您看……”
“我……”總部首長被氣得是哭笑不得,原來說了一大堆在這里等著他呢,于是身手點著莊建業的腦門兒:“你莊建業見到錢能矜持點兒不?好歹也是大型企業的負責人了,要點兒臉行不行?”
莊建業連忙點頭:“行,不過前些年我這臉皮已經上繳國家了,要不,首長您看這樣行不?我的臉皮和經費您這次一起給批下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