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領導當然不覺得班子里的人是蠢,如果是蠢人又怎么可能成為領導班子成員,所以大概率壞的因素居多。
這也是沒辦法,隨著騰飛集團開始重新投資浣城,加上浣城本就根深蒂固的騰飛集情節,經濟狀況一下子好轉起來,以往避之不及的險地,頃刻間就成了人人向往的福地。
特別是這幫領導班子成員,掌握了王姓領導打通莊建業的套路,一個個都眼冒綠光的盯著主管領導的位置,既然王姓領導可以,他們怎么就不行?
難道他們陪著寧老子打牌是打得不專業,還是陪著吹牛皮吹得不夠開懷?
憑什么王姓領導做得主管領導,他們就不能?說不定他們上去,做得會更好。
這樣的想法緩緩蔓延開來,浣城領導班子表面團結得要命,實際上背后各種勾心斗角。
王姓領導當然清楚這些,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聽說莊建業來光電儀器廠就巴巴的帶著整套班子過來,是為了見莊建業?
那就太小看王姓領導的格局了,他是想讓班子的其他成員瞧瞧他和莊總到底有多鐵,好吧,攤牌了,不裝了,我就是莊總的人,怎么了?
結果急匆匆過來后卻發現來的不僅是莊建業,居然還有總部首長,當時王姓領導差點兒嚇得調走就回去,可轉念一想這不正好嘛,跟在莊總后面攀上總部首長,別說班子里的人,就是其他地方覬覦他位置的人也要掂量掂量有沒有那個好牙口咬得動他!
正因為如此,當聽說總部首長要見他,本來可以乘車進廠的王姓領導偏偏就要小跑著進去,什么姿態,什么架子,有位置重要嗎?
“首長,莊總~~~歡迎來到浣城指導工作……”
敷一見面,王姓領導便展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仿佛第一次見到的總部首長是他的老領導一樣,親切的要命,看得跟過來的班子成員無不是驚詫無比。
別說他們了,就連莊建業都愣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估計這貨實在搞什么小九九,但也沒點破,雖說這位王姓領導有些官迷了一些,熱衷政績和面子工程,但在關乎老百姓民生的問題上卻從不打折。
經常說的口頭禪就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正是看中這一點,莊建業才會把浣城重新當成投資的目的地,不然都像之前的幾任領導,把私心放在百姓的利益之上,就算騰飛集團的投資能夠短時間內有個好收益,但長期來看風險卻非常大。
因為你的收益與那位領導完全綁定,萬一哪天哪位領導進去了,騰飛集團很可能遭受牽連。
到時候各種麻煩事纏身,就算不被連累死,也會被扒層皮。
所以莊建業在選擇投資、擴建和建廠時,一般不跟當地官員捆綁太深,一切按照規矩照章辦事兒就行,騰飛集團負責出錢,出技術,招募工人,開動機器生產。
企業效益好,當地的就業、稅收、福利乃至基建自然會從騰飛集團的生產廠內溢出,至于當地官員怎么利用這種溢出去刷政績,去改善民生,那是當地政府的事兒,騰飛集團從不插手。
如此做派自然會遭到諸多非議,尤其是那些權力欲極強的地方領導,經常會在私下里說騰飛集團不懂事兒。
然而就是這種不懂事兒,才造就了騰飛集團極少的外部風險,因為什么都按規矩來,能跟地方政府談攏就投,有分歧騰飛集團拍拍屁股走人就是,全國那么大,到哪兒投不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