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當舟橋旅接到命令時就知道,這一場不是怎么贏的事情,而是如何輸的不難看出的問題。
可如果當時他們能有這種能夠吊裝10噸的重型直升機的支援,那就不一樣了,只需幾個架次就能把舟橋旅的幾臺核心的架橋車和戰斗工兵迅速不知道濟水河畔。
無論是時效還是突然性都能達到一個極致。
然而在抗洪一線,指導員和曹波等人也就是想想,可在距離一線不遠的抗洪搶險前沿指揮部的樓頂上,舟橋旅的部隊領導卻已經開始跟查看陸航部隊向一線吊運專用工程機械的總部首長絮叨上了。
“首長您放心,三臺10噸級的PT—50推土機,三臺10噸級的BQ—38吊車外加三臺10噸級的PS—12挖掘機,我保證在兩天內完成第二道堤壩的加固任務,有介于這次直—8……”
帶著魯南口音的舟橋旅領導說著說著,便把目光瞟向這次授命帶隊支援抗洪一線的陸航部隊某部部隊長的蔣亮,詢問的意思不要太明顯。
蔣亮無奈,只能小聲提醒:“plus,直—8plus!”
“對,就是這個直—8普拉絲兒發揮這么大作用,尤其是貼合我們工程兵部隊的需求,因此我建議,給我們工程兵部隊也配備幾架普拉絲兒……也不多,五架就夠。”
舟橋旅領導因為口音的緣故,這番話說的是頗為喜感,尤其是說“普拉絲兒”的時候,很有種土味的時尚感。
然而周圍的各部隊領導卻沒一個能笑得出來。
因為很明顯舟橋旅領導這是公開的再向上級要裝備,而且還是極具戰術價值的超級裝備。
那可是吊裝能力達到10噸,實用升限達到8200米,航程800公里,可承載32名全副武裝士兵,或18具擔架,亦或混裝一輛搭載105mm無坐力火炮的212吉普車和22名全副武裝士兵,甚至干脆直接在貨艙內搭載8.2噸貨物的重型直升機。
是的,舟橋部隊領導口中的直—8普拉絲兒就是一款名副其實的重型直升機。
這東西對一支軍隊來說可不是只為工程兵部隊遠點兒鋪路搭橋的工程機械那么簡單,其意義之大,早已超出戰術范疇,達到了戰略的高度。
原因無他,因為想要陸軍插上翅膀,沒有重型直升機根本就不行。
正因為如此,舟橋旅領導開口就要五架,其他部隊領導那里肯干,一線作戰部隊還沒怎么滴呢,作為支援力量的工程兵就想要五架直—8普拉絲兒,怎么可能。
于是一位炮兵部隊的領導當即就不干了,很不客氣的開口就懟了過去:“工程兵部隊還是先等等吧,因為依我看,最應該裝備的應該是我們炮兵部隊,直—8普拉絲兒貨倉承載能力是8.2噸,外部吊裝是10噸,復合裝載吊裝重量是9.3噸,剛好就是我們一個66式152mm加榴炮炮班的全部體量。
5.7噸的炮,1.3噸的彈藥,以及9各全副武裝的炮班成員,說句不好聽,想當初半吊子直—15搭載86式122mm榴彈炮炮班做炮兵空中機動試驗我就持保留意見,一來是直—15不夠成熟;這第二,也是最關鍵的86式的威力太小,口徑才122mm,頂了天也就是個師屬火炮。
可66式152mm加榴炮呢?那可是貨真價實的集團軍直屬重炮,這是要能跟直—8普拉絲兒相結合,那炮兵的戰斗力直接就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