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總部在評估另一款代號為Z—13pro高速直升機后,以最嚴格的保密方式,將這款技術驗證直升機嚴格保護起來,那就不是莊建業能干預的事兒了,只要能讓騰飛集團參合進來,從而為將來在直升機領域完成真正的彎道超車就行,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
就如同此次,用瓊州航空的TNB—18F貨運飛機搭載Z—13救援直升機前往東帝汶一樣,震懾是必須的,至于安德魯斯和柯特這些外人怎么看那都不重要,因為莊建業要做的可不單單是救幾個難民,搏一個好名聲,而是準備以此為契機,撈一票大的!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在國內莊建業夾著尾巴,人模狗樣的,看著跟個人似的,可一旦出了國界,莊建業本質可不比發國難財的邁克·蔡他們強多少,甚至心腸更黑,不然也對不起莊黑心這個名聲。
區別只在于邁克·蔡他們發的國內的不義之財,莊建業專挑國外下狠手罷了。
而這次莊建業盯上的不是別人,正是騰飛集團的老對頭,印度尼西亞的國家航空工業集團。
說起這家東南亞最大的航空制造工業集團,無論是實力還是底蘊,的確是在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騰飛集團與泰國皇家航空工業公司合作之際,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能夠在背后攪風攪雨,硬是把騰飛集團逼得無法在向東南亞市場推進一步不說,更是壓得泰國皇家航空工業公司喘不過氣。
這也就罷了,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CN—235支線客機暢銷東南亞的同時,還積極研發更大的N—250支線客機,準備以此為契機,帶動整個印尼成為發達高端工業國,以至于當時的印尼甚至喊出了10年內成為真正發達國家的口號。
然而就在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上上下下齊心協力,準備迎接更輝煌的未來之時,殘酷的現實卻活生生的告訴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輝煌的未來是沒有了,末日般的前途到有的是。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直接將印尼的脊梁骨給打斷,以往可以大局補貼航空制造業的印尼國家財政直接破產,失去巨額補貼的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立刻就如同被斷了奶水的奶娃子,直接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危機中。
沒辦法,世界范圍內的航空制造業,有一個算一個,身后都有巨額的國家補貼,如若不然,航空制造業那種巨額的高投入光靠企業自己根本就撐不下來。
騰飛集團同樣如此,八十年代的時候騰飛集團怎么只能抱著無人機,撐死弄個輕型固定翼,而不是像現在遍地開花,根本原因便是當時的國家實力不行,拿不出資源進行投入;如今國力上升,財政盈余,可以拿出資源支持新項目,騰飛集團這才有底氣去做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波音、空客與騰飛集團本質上一點兒區別都沒有,他們背后可是整個美國和整個歐洲在做支撐,這才能夠做到A、B兩強相爭的格局。
正因為如此,國家對于航空工業來說不是重要,而是相當重要,所以一旦失去了國家的支撐,任這家航空制造企業曾經如何輝煌,成就如何高不可攀,也會成為失去骨架的一灘爛肉,除了任人宰割別無他途徑。
而經過亞洲金融危機重創的印尼,顯然已經無法在給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此情況下,莊建業還能做什么?
自然是趁他病,要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