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跟什么人搖尾乞憐,哪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明確說,一分錢不能投入給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那他們也不會在乎,我有這項技術你們沒有,那我就是這項細分領域的爸爸就能為所欲為。
這便是航空制造領域贏家通吃的技術壟斷優勢!
所以別說是瓦希德拿著資金、股份、礦產去換這項技術;就算是把現階印尼一半的財富全都押上去,蘇哈托都覺得值!
然而就在蘇哈托回過味兒來,準備瓦希德助攻的時候,說了一堆廢話的顧景友終于是。說到了關鍵點上:“……所以這項技術,是我們騰飛集團現階段立身的根本,因為它不僅僅是在軍用方面讓我們有了,遠強于國內外友商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也是我們在民用航空制造領域的重要收入來源,同時也是我們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個有力的殺手锏。
因為波音和空客都對這項技術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并以此為基礎與我們騰飛集團展開全方位的技術合作,而我們騰飛集團如今已經開始利用此項技術,為波音的波音777和空客的A340進行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相連接的批量化的生產。
從而在未來四年內為騰飛集團帶來150億美元以上的營收,所以……”
言至此處,顧景友頓了一下,旋即緩緩說道:“實在抱歉,這項技術中我們不能賣!”
蘇哈托那邊還想著怎么用更大的代價把這份這個技術弄到手,好讓印尼吃到這份獨門生意,沒想到人騰飛集團已經開始用這項技術完成了事實化的壟斷,并且已經開始為波音和空客進行批量化的代工生產。
這種情況下換做是誰也不可能賣了,因為這里面的利益實在是太大。
只不過蘇哈托只看到了營銷方面的利益;視野更大的瓦希德聽了這話,確是心里咯噔一下。
他原以為騰飛集團。東帝汶難民問題,以及成立中國騰飛整合整合國內資源之際開始跟波音和空客叫板。
畢竟TNB—18F貨運飛機已經超出這兩大航空巨頭的心理底線。打壓是必然的,因為他們不可能在A和B之后再看見一個C的出現。
而這也是瓦希德巴巴來到騰飛集團的一個原因重要原因,因為他的算盤打得很精明,騰飛集團想要對抗波音和空客,就必須有自己的海外市場。
東南亞以其天然的地理屬性,很自然的就可以成為中國的后花園,基于此耕耘東南亞航空市場多年的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可以拿這個作為籌碼,與騰飛集團討價還價從而在騰飛集團與空客、波音的競爭中,尋得一線生機。
結果,瓦希德忽然發現自己的想法實在太過天真。
波音和空客是不想看到C的出現,但架不住C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呀。
A380想不想對標波音747?波音777想不想復制波音737的輝煌?想啊,沒有誰不想!
可想的關鍵是什么?那就是要讓飛機飛的更高、更快、更遠!
能達到這三點要求,就必須大規模應用復合材料,于是誰能解決復合材料與金屬材料連接的問題,誰就掌握了兩大航空巨頭核心產品的關鍵所在。
偏偏騰飛集團就掌握了。
那兩大巨頭怎么辦?當然是合作了!反正,騰飛集團現在不還沒進入民航領域嘛,試航證那些東西不還是在兩大巨頭手里把著呢?
既然如此就先把技術紅利吃到手再說,至于騰飛集團是吃掉印尼國家航空工業集團,還是當成玩玩甩掉都無所謂,不過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的航空企業,看在技術的面子上,空客和波音還是很大方的。
想要這一點,瓦希德只能哀嘆這天一下烏鴉呀,是真TM一般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