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飛機的座艙作為航空器雷達反射截面最強的部位之一,域外某大國的做法是利用一體化座艙蓋輔以能吸收雷達波的鍍膜,以此來屏蔽射過來的雷達信號。
先不說座艙蓋的屏蔽雷達波鍍膜的復雜工藝,單說一體化座艙蓋兒,當今世界唯有域外某大國能夠做出來,即便是歐洲和俄國都沒辦法掌握這項先進的工藝,就別說技術十分落后的國內諸多生產廠商,當然這其中就包括中國騰飛。
所以我在這里做一個幾乎是確鑿無疑的預言,就算給中國騰飛三十年,他們也做不出來這樣的一體化座艙蓋。
問題是除了一體化座艙蓋之外,中國騰飛三十年無法完成的還有很多,就比如說FC—21戰斗機的結構框架也不是一體化的,使用的是二代機的分段焊接式框架,機體壽命短的短的令人想要流淚;還有他們的航電系統、光學系統、航空發動機……抱歉,不足的地方太多,我實在無法一一列舉……
最后我只能說FC—21戰斗機除了長了個四代機的樣子,實際上的情況卻連二代半都達不到。
否則當年也不會被國內的部隊強行放棄……”
類似的評論在這份專刊中可謂比比皆是,幾乎就把FC—21戰斗機當成了臭狗屎,明目張膽的指著這款飛機大聲的告訴世人:“看,那就是一坨屎,惡臭無比的屎!”
甚至在專看最后的總結中,石軍還信誓旦旦的斷言:“別說以中國騰飛的能力做不出四代機,就算國內舉全國之力,給他半個世紀也做不出來四代機,除非天神他老人家瞎了眼睛。”
如果是其他的航空業資深人士說這些話倒也罷了,關鍵是石軍之前不是永宏廠的領導,跑到國外后又是被西方媒體打造成為著名的航空評論家。
因此他對國內某些機型的評論還是受到很多人關注的,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達索集團中東大區的副總裁,讓·雷諾。
見到石軍的這份專刊簡直是如獲至寶,不但自己掏腰包將這份專刊搶購一空,而且通過達索集團控制的基金和媒體邀請石軍以石可夫的名義登錄各大新聞媒體,然后就FC—21戰斗機的事情做所謂的權威性評論。
至于目的嘛,很簡單啦,那就是不遺余力的打擊FC—21戰斗機。
沒辦法誰讓這款戰機在阿布扎比防務展上令讓·雷諾丟了大臉,這也就罷了,關鍵是當時的讓·雷諾根本無力反駁,因為以他一個航空技術人員的直覺來看,確定FC—21戰斗機必然是一個爆款!
甚至認為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他們的陣風戰斗機,只是由于某些長久以來的虛榮心,令讓·雷諾不愿意面對這個事實罷了。
但當時不能自圓其說的讓·雷諾只能憋在心里,偏偏這個時候石軍的專刊橫空出世,這一下本就不想接受現實的讓·雷諾立刻覺得石軍就是上天派來的正義使者和超級英雄。
興奮的拍著大腿直叫:“我他媽就是這么想的,就是當時沒表達出來!”
再加上陣風戰斗機強烈的外銷需求,讓·雷諾不借此大肆宣傳那才叫見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