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了機庫,重新登上擺渡車,一路穿過機場,越過幾個轟鳴的車間,來到一處通體由鋼筋混凝土構筑的灰白色建筑前,隨即便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入準備室,換上防塵服戴上護目鏡,從里到外包裹嚴實后又經過一系列除塵、除菌處理,一行人這才進入這間等級極高的神秘建筑——中國騰飛秦嶺南麓航天生產制造基地5號車間。
剛一進入,一眾人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
只見偌大的廠房內排列著兩組大型設備。
一個是三個中間鏤空的,直徑足有三米的圓形的設備,不同于其他設備,圓形鏤空處或設置刀具,或安裝熱加工裝置,用于對部件兒的加工。
眼前的這組卻完全顛覆了人們對航空航天加工設備的想象,三個足有三米直徑的圓形沒有設置任何加工裝置,而是安置了密密麻麻類似紡織廠紗錠一樣線卷。
至于圓形鏤空處同樣被數不清的絲線所覆蓋,其密集程度,復雜樣式令在場的幾位有輕微密集恐懼癥的部隊領導只瞧了一眼渾身就起了一層的雞皮疙瘩!
另外的一組設備同樣如此,只不過紗錠一樣的線卷并非是呈圓形排列,而是被設置在兩個巨大的正方形陣列之中,隨著陣列中的機構旋轉,密密麻麻的絲線就如同蠶寶寶吐絲一樣被釋放出來,旋即形成令人頭皮發麻的絲線陣列……
“這是……紡織廠?”
見到這一幕,一位部隊首長不置可否的問了一句,其他包裹嚴實的部隊首長和領導也都流露出同樣的疑問。
沒辦法,眼前的兩組大型設備與國內眾多的紡織廠所使用的設備簡直別無二致,特別是第一組圓形設備周圍那紗錠一樣的線卷,幾乎跟紡織廠所使用的紗錠是一模一樣,若說不是紡織廠絕沒人會信。
但問題是他們所處的地方可是中國騰飛最核心的航天生產制造基地,所有的生產都圍繞航天產品展開,再加上進入時又是除塵,又是除菌,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包成木乃伊才放心的架勢,若是普通的紡織車間哪里用得著這么費勁?
然而就在一眾部隊首長和領導疑惑眼前這兩組大型設備究竟是做什么的時候,一位部隊領導忽然指著第一組圓形設備的一個圓形鏤空中央開口說道:“你們看,哪里好像織了一個東西……好像是……好像是……衛星上面的承重桁梁?”
此對話一出,不少人便朝著那位部隊領導手指的方向望去,其中一位來自第二炮兵的部隊首長,狠勁兒的擦了擦自己的護目鏡,反復看了好幾遍方才難以置信的點頭:“沒錯,就是衛星上的承重桁梁,和東方紅系列用的規格一模一樣,我當年跟著導師參與過多次東方紅系列衛星的研制,絕不會看錯……”
說著這位來自二炮的首長又不禁皺起了眉頭:“只是這里的桁梁怎么是跟織布一樣給織出來的?”
“還不止是織桁梁,老伙計你再看看那邊!”這位來自二炮的首長話音未落,他旁邊的戰斗便又指向另外一套設備上,之間其中一個陣列前,密密麻麻的絲線仿佛活過來一樣七拐八繞的匯聚出一個喇叭狀的東西,那位還在思考眼前設備如何能織出桁梁的二炮部隊首長見到這一幕眼睛立馬就直了:“小型矢量火箭噴口?我的天,這也能織出來……黑科技,黑科技,絕對的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