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便是多年來中國騰飛財富滾雪球似的爆發增長的根本原因。
很明顯西方友商們已經看出中國騰飛崛起的秘密,并以一種蠻橫,毫無妥協性的決心,給予中國騰飛最致命的一擊。
沒辦法,誰讓中國騰飛這套財富生成架構太過依賴歐美市場,而無論是航空還是航天亦或是民用方面的醫療產品,都屬于高度壟斷性行業,全球了了幾個供應商就壟斷了幾乎所有產品的供銷渠道。
他們不動則已,一動之下直接就會讓企業的所有銷售銳減到崩潰。
結果西方諸多友商的聯合抵制就已經讓中國騰飛很頭疼了,結果屋漏偏逢連陰雨,墜機之后的第四天,域外某大國以國內航天侵犯知識產權為由升級了XXX法案,不但駁回了國內參加國際空間站的申請,而且嚴令己方不得已任何形式,任何情況與東方某大國進行航天技術交流。
此項政策被外界解讀為連一顆螺絲釘都不能流入國內的航天部門。
也就是說,國內的航天部門被完全擋在了世界潮流之外,而中國騰飛一大業務之一便是航天,因此被摟草打兔子也被涵蓋進去。
本來就被西方友商們壓榨到快爆肝,如今有被升級的XXX法案直接把后路給斷了,可以說此時此刻算是中國騰飛成立至今最危急的時刻。
一個弄不好整個中國騰飛就此分崩離析,灰飛煙滅。
就算是勉強活下來,那也得被扒幾層皮,最后資產嚴重縮水,勉強吊著一口氣。
總而言之,外界對中國騰飛的未來是嫉妒悲觀的,這從二級市場的反應就能看得出來,連續幾天中國騰飛幾個在港股登陸的子公司連續跌停,市值總計蒸發了超過500億港元。
發行的承兌匯票也在債務市場上遭到平級下調,導致支付的利息飆升了3倍。
在這樣的局面下,莊建業召開此次領導班子會,就是為了商討中國騰飛今后將何去何從,但無論怎么走,基調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在高端制造業持續發力。
因為大飛機、先進工程設計軟件、先進半導體制程、導航衛星和先進光學衛星都是中國騰飛的根本,很多已經完成了基本布局,若非如此,怎可能招致西方友商們的忌憚?
正因為如此,就算中國騰飛想妥協都不行,就如同石軍在華盛頓郵報的專欄文章所說,中國騰飛已經被叫做騰-洛馬,體量已經跟大象一般,碗口粗的小樹怎么可能遮擋得住這么大身材,所以中國騰飛要么面對現實,要么逃避現實。
莊建業不是不想韜光養晦,畢竟戰略機遇期這東西誰都想搭一搭順風車,風口嘛,弄好了豬都能飛起來。
問題是現如今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已經被針對了,哪還韜光養晦個屁,擼起胳膊死磕就完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