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專家、領導和首長能淡定才叫見鬼呢,5年內實現首飛,而且還不是一款機型,而是整個艦載機一攬子計劃中的所有機型。
這已經不是什么奇跡了,而是絕對的神跡,因為只有天神哪里的絕對科技才能夠做到同時開工至少四個不同機型,涵蓋戰斗機、運輸機和直升機三大門類,并且能在5年內實現首飛。
正因為如此,當湯莉莉話音落下的一剎那,現場出奇的安靜,但下一刻一股難以置信的質疑聲便以數倍于湯莉莉被音響擴大的音量席卷整個會場。
“這不可能!”
“5年首飛,8年量產,中國騰飛明顯是在搞***!”
“何止是***,讓我看簡直就是在吹牛皮!”
“可不是嘛,至少四個不同機型,等于是說把做戰斗機的東北航空工業集團、做運輸機的西北航空、做直升機的濱江直升機有限公司同時上馬,同時開工,你算算這得多少人,多少資源?中國騰飛有嗎?”
“三大航空制造集團光人數就超過10萬,中國騰飛有所業務算上還不到2萬,他們還敢說5年首飛,8年量產……實在是……有些把牛皮吹爆了……”
……
類似的議論可謂是此起彼伏,要知道在場的這些人可都不是啥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局外人,個頂個都是了解業內情況的資深人士,他們幾乎一致覺得有問題,那就等于是說整個業內的態度。
事實也的確如此,四種不同的機型,且每個機型都幾乎是國內填補空白的開創所在,單個拎出來那都是一等一的大工程,四個合在一起難度之大高乎超越了太陽系,結果湯莉莉居然說他們中國騰飛能憑一己之力五年內全部完成,即便不是吹牛皮也是在滿嘴跑火車。
以至于不少人在看湯莉莉的眼神都變得乖乖的,覺得這女人不會為了爭奪艦載機項目開始失了心智,不擇手段了吧?
然而就在眾人質疑之際,湯莉莉卻不慌不忙的調試了下別在衣襟上的微型麥克風,旋即輕咳一聲:“大家請安靜一下,大家請安靜一下……”
隨著湯莉莉的話音,現場嘈雜的議論聲漸漸平息,倒不是在場眾人不想多說兩句,吐槽下中國騰飛吹牛皮不上稅的做派,而是相較于吐槽他們更好奇臺上的湯莉莉該怎么自圓其說。
湯莉莉也不猶豫,挺著腰板朗聲說道:“各位專家、領導和首長,我知道我剛才的話有些聳人聽聞了,估計不少人都不會相信,不過這不要緊,你們跟我去趟中國騰飛的艦載機研發小組去看看就知道了,在我們中國騰飛沒什么是不可能的。”
在場眾人想過不少湯莉莉的應對辦法,包括但不限于道歉、認慫、辯解、轉移話題……結果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是湯莉莉根本就沒有按照常規走,而是直接當著眾人的面兒叫起了板。
你們不是不信嘛?沒問題,跟老娘走,老娘帶你們看看什么叫世面!
在場人那都是什么人?
無論是總部派來的專家,還是海軍的領導和首長,超過70%的那可都是部隊里摸爬滾打半輩子的人,哪里聽過這樣的話,當即就有幾個脾氣爆的海軍領導站起身叫道:“去就去,我倒是要看看,你們中國騰飛這牛皮吹的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