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老聞言滿意的點點頭,隨后又有幾位專家組的專家跑過來跟莊建業搭訕,幾個人說話的套路基本上跟童老差不多,不是沖著FCNB—220-200的優惠大禮包,就是為了給FCNB—220-400搏一個優惠價,總而言之都是有備而來。
莊建業到也是來者不拒,5000萬的免費改裝大禮包是不可能再送了,但給滬南航空制造廠拉一些保養方面的單子還是沒問題的。
就這樣,不過短短的二十分鐘的時間里,莊建業一共拿到各大單位和航空公司的意向訂單96架,其中FCNB—220-200為24架;FCNB—220-400則是72架。
除了10架海空軍的FCNB—220-200給予2.5億人民幣的優惠外,其余的飛機的成交價平均在3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莊建業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就拿到價值283億人民幣的超級大單。
這一幕中國騰飛的其他高管早就見怪不怪了,為了這一天,莊建業可是精心籌劃了3年時間。
FCNB—220-300的確是給上層大領導打造的專用首長機,也的確需要嚴格保密,但保密范圍僅限于內部的通信設備頻率,所使用的型號以及運行的機制等細節,對于FCNB—220-300這個平臺本身無論是空軍還是上層大領導都沒有要求中國騰飛搞什么嚴格的保密制度。
甚至還不止一次的希望莊建業能夠利用FCNB—220-300這個平臺進軍國內民航市場,以便培育國產的民航飛機進一步發展。
結果莊建業卻反其道而行之,硬是以首長專用機必須萬無一失為由,對FCNB—220-300機型從內到外實行了最為嚴苛的保密制度,以至于參與這個機型研制任務的人員日后回憶,其嚴苛程度直追兩彈一星。
對此空軍和上層大領導也不好說什么,畢竟這種事情是越小心越好,只是各自暗地里可惜,莊建業和中國騰飛可能因此錯過搶占國內大型支線客機市場。
要知道此時龐巴迪的CRJ—700\900以及巴西航空工業集團的ERJ—170\175系列都已經進入實質性工程樣機試飛階段,這兩款機型無一例外都是主攻70—110座支線客機市場。
面對載客量更多同時更省油的新機型,以中國騰飛FCNB—220為代表的50座級的中型支線客機半點兒競爭優勢都沒有,也正因為如此自打龐巴迪和巴西航空工業集團研制新一代的大型支線客機后,中國騰飛的FCNB—220訂單數量便出現斷崖式下跌。
沒辦法,國內的航司盡管有支持國產機的責任,但本身又不是善堂,他們必須保證自己盈利才能分出心思去承擔其他,天天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就算有幫助國產的心思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此時國內沒有與之抗衡的機型也就罷了,問題是中國騰飛為上層大領導打造的首長專用機所使用的平臺就是典型的70—110座級的大型支線客機,這要是錯過了,那就不是可惜這么簡單。
然而就在一群外行人為莊建業死扣著FCNB—220-300不放,準備抱著這個型號一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時,上層某位主管經濟的大領導卻看出莊建業如此做派的真實用意。
說穿了就是用利用國內特殊的國情,用這種看似捂盤的方法在給FCNB—220-300集聚無限度的光環效應。
沒辦法,誰讓國內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上層好惡能影響全民的特殊社會,就比如說楚王好細腰,結果楚國上下對美女的評判標準就是腰身要細,要苗條,至于為什么,自然是連我家大王都覺得好看,自然就是漂亮,沒啥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