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們布置在澳洲、圭亞那、南非和北非的導航信號接收站從格林尼治時間凌晨2點開始就沒接收到任何有關在軌導航衛星的信號……”
電話另一頭的歐洲航天局的官員焦急的說著,德萊恩聽罷,立馬抬起胳膊看了看手上的那塊勞力士手表,格林尼治時間凌晨兩點,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塊10個小時。
10個小時收不到“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的信號,這在尋常的航天運行管理中已經可以宣判天上的航天器死刑了。
如果是一般的航天器,宣判死刑就死刑,歐洲航天局又不是什么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這點兒損失并不算什么,更何況搞航天的人都知道,外層空間的不確定性極大,失敗率永遠無法根除,因此面對失敗,世界各國的航天人都很坦然,找出問題所在就行了。
問題是現在出問題的是“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是要搶占優先軌道,上好頻段的“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特別是在東方某大國一箭雙星發射了兩顆國產導航衛星后,“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的這個屬性便愈發突出。
就算建不成,我TM也先把茅坑給占了,打不死你,我惡心死你也成。
可是現在,“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忽然撲街,就算已經跟跟國際電信聯盟打過招呼那你也得有些東西做個依仗不是,啥都沒有,國際電信聯盟就算想偏袒你,也沒有理由呀。
畢竟是國際組織,基本的臉面還是要的。
于是乎,德萊恩的臉上立刻沁出了冷汗,這要是真撲街了,什么300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歐洲能不能重新崛起都是個未知數。
所以德萊恩也不顧默林茨這個外人在場,急急問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的地面測試我是參與過的,沒有任何問題,一般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出現信號中斷的事故,是遭遇太空垃圾的撞擊還是某些不懷好意的組織進行的惡意干擾?”
“可能都不是……”電話那頭的歐洲航天局官員語氣頗為沮喪。
“那是什么?”德萊恩有些不耐煩。
“很可能是我們的導航通信器的功率不夠,被東方某大國剛剛發射的兩顆導航衛星更大功率的通信器給覆蓋掉了……”
“什么?”還沒等對方說完,德萊恩就覺得腦袋一陣的眩暈,旋即胸腔便涌出一團無名怒火,沖著電話狂吼:“這不可能……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少我不知道嗎?一箭雙星,充其量也就2噸的載荷,除去固定鎖、分離器,有1.8噸就不錯了,除以2,每顆衛星充其量不過900公斤,你說不到一噸的衛星平臺里能裝多大的功率?
要知道我們的‘伽利略’導航試驗衛星總功率也就一千瓦,其中兩個原子鐘就分去了差不多200瓦,這是我們歐洲的極限,你覺得傻大黑粗的東方某大國的糙技術能達到這個水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