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在2000年前后的國內動蕩中可是被各類武裝組織的民用無人機軍事化給好好的上了一課,因此對無人機的領悟遠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
而當年寧曉東在伊斯坦布爾進行的“齷齪”的無人機燈光秀(奧斯曼通信社評語),更是讓奧斯曼見識到無人機大規模應用的另一個方向。
于是在國內局勢穩定,經濟重新步入正軌后,奧斯曼便開始在無人機方面發力。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緊跟美國,走高大上的技術路線不同,在無人機方面有著更深理解的奧斯曼走得卻是小而精的路子。
正因為如此,奧斯曼在技術上并沒有依靠成本高昂的美國,而是選擇性價比更好的中國騰飛作為主要參考對象。
所以,當YYDS—6巡飛彈剛剛展露頭角時便引起奧斯曼航空界的注意,并很快花高價引進了其中的攻擊型。
這要是放在其他國家,基本上就是拿著YYDS—6巡飛彈復刻一款一模一樣的。
但奧斯曼卻沒有這么辦,畢竟國力有限,技術方面更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做出一款YYDS—6巡飛彈對奧斯曼來說難度太大。
不過參照YYDS—6巡飛彈的作戰模式,利用成熟的民用級無人機相關組件和控制系統打造一款堪用的低配置巡飛彈,對奧斯曼來說還是不難的。
于是在得到YYDS—6巡飛彈攻擊型后,奧斯曼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幾款低配版巡飛彈,之后便被投入到對西南某武裝組織的實戰當中。
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
奧斯曼很快根據實戰經驗推出一系列改進型號,就這樣經過三、四次迭代,奧斯曼在攻擊型巡飛彈領域掌握了大量實用型技術,并在清繳西南某武裝組織的作戰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奧斯曼還將自己的巡飛彈以軍事援助的方式提供給阿塞拜疆,并以此重新構建阿塞拜疆軍隊的打擊體系,十多年后,在一個叫納卡的地方,阿塞拜疆憑借著這些奧斯曼造巡飛彈,直接打得配置有典型蘇式重裝機械化裝備的亞美尼亞是哭爹喊娘,差點兒亡國。
從而將無人機作戰推向另一個全新的階段。
當然了,這段傳奇是后話了,就當下而言,奧斯曼的舉動還沒有引起多少人關注,不過卻瞞不住自由美麗間的雙眼。
根據某些協議,自由美麗間很輕松的就接觸到了奧斯曼高價采購的YYDS—6巡飛彈攻擊型,經過一番研究后,覺得自己也應該在這領域嘗試一下。
于是駐奧斯曼當地的美軍便形成一份報告,提交到國內,希望有關方面可以進行一些可行性研究,最好也能構建起自己的一套類似YYDS—6巡飛彈一樣的靈活多變的無人機作戰系統。
這份報告幾經輾轉,最后落到了默林茨的手里,作為這幾年自由美麗間政壇上崛起的當紅炸子雞,默林茨從一介不入流的航天零配件黑市商人,一躍進入國會,并一路成為航天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到得如今已經是大象黨舉足輕重的人物,掌握著整個預算審批的大權。
因此這份由軍方制定的無人機發展報告想不經過默林茨之手都不行,誰讓人家是財神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