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爾內登時就傻眼了,他雖然一聲的少爺習氣,可掌管這么多年F&K傳動系統公司,沒體會過豬叫,但也見識過豬跑,對于工業機器人的了解還是比一般人高出幾個檔次,自然是能看出NB—36P型工業機器人非同一般的能力,那就是及其變~~~態的精度。
或許在其他人眼里,剛才的一幕并非多么震撼,只使用刀將豌豆從中間一分為二,只要有點做菜經驗的人都能輕松完成。
可在馬拉爾內的眼中,NB—36P型工業機器人所展示的整個過程就是一種變~~~態般的極致。
原因很簡單,豌豆并不是平直的一條直線,而是在兩端有些許的上翹且由于豌豆單個的長度極短,這就導致整個豌豆形成一個并不規則的弧形剖面。
想在極短的時間內用一把菜刀,將豌豆這個復雜的弧形剖面精準的一分為二,即便是根蒂處的四片綠色的葉芽兒也不例外,試問僅僅是會做菜就能夠完成的嗎?
別說是一般的會燒菜的了,估計就是干了二三十年的大廚,也未必有這份精準到妙到毫巔的刀工。
但NB—36P型工業機器人就做到了,別說是根蒂上的四片葉芽兒被兩兩分開,就是里面的豆子同樣連帶外面的表皮被一分為二。
這也就罷了,最令馬拉爾內震驚的是整個刀口是沿著兩側的老筋平整的切過。
如果這是花費十幾二十幾分鐘的慢功夫也就罷了,NB—36P型工業機器人從舉到落下,不過區區的兩三秒鐘。
其中的快速定位,物品識別,位置確認,精準運算以及整個機器人全身組件的機構聯動,在那短短的兩三秒鐘可謂一氣呵成。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即便整個過程時間很短,但馬拉爾內卻知道,想要達到在這極短的時間內完美的契合所有流程,最后給人以前多未有的震撼,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最起碼也要十年以上的功底才能做到這一切,不然絕不可能有眼前這一番景象。
要知道瑞士的ABB公司從1973年開始生產工業機器人,至今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正式有這三十多年的積累,ABB才擁有享譽世界的高精度工業機器人。
可既便如此,瑞士ABB的最新款,相較于中國騰飛的NB—36P型工業機器人,也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
ABB的最新款是精度高,但主要表現在焊接、噴涂、搬運這類可重復性替代工作上,但對于鉚釘的自動裝配、碳纖維的自動鋪絲、復雜零部件的高精度噴丸成形、切割甚至是加工就沒辦法了,因為瑞士ABB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無論是算法和協作性上根本就達不到這個要求,也不可能達得到。
因為那種產品所需要的可不僅僅是簡單的制造過程,而是需要更加耐用的傳動系統,更加精準的控制系統以及海量工業實際生產數據支撐起來的綜合算法才能實現。
而這些東西瑞士ABB是不具備,真正擁有這一切的只有那個叫自由美麗間的超級大國!
但馬拉爾內今天卻在那個超級大國之外,再次見到了領導終身難忘的場面,這讓馬拉爾內已經難以用語言來形容此時此刻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