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最快更新佛系神醫最新章節!
以往的慣例,是每三年科考一次,時間都是秋季。
像輝哥這種皇上臨時下旨舉辦的考試,歷朝歷代那也是常有的。
不同的是以往參加考試的都是由朝中的文武大臣推薦的,又或者是個地方官舉薦的。
每次人數都不取吉祥的數字,例如九十九、八十八、六十六。
輝哥這次的冬考,到截止日期一共是兩百九十六人。
這個數字之所以說是歷朝歷代,皇上下旨特殊的考試人數最多的一次,也是因為,這個這些考生僅僅是京城內,還有京城附近的。
告示也就最近的幾座城池有,路遠的就算聽到消息,想參加也來不及了。
輝哥親自閱卷,選出一百零二人。
選出的名單給樊普常看后,輝哥才知曉,這次考生里外祖父的門生,竟然就有六十五人。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樊普常的門生這次參考的總人數就是六十五,也就是說,一個都沒落考,都上了。
樊普常當時是很欣慰的,但是很快就冷靜下來,提醒輝哥,這樣恐怕不妥。
這個結果宣布之后,滿朝文武官員會怎么想?
他是鼓勵自己的門生都來參加冬試,可是他怎么知道,外孫的眼光如此的‘毒’到。一個都沒落下,等于是打包全收了。
這樣的結果,樊普常是真的沒想到。
所以,樊普常建議輝哥,把其中的一少部分還是替換掉好了。
但是輝哥卻沒同意,說如果怕那些人想什么的話,就替換到選上的人,那這次冬考還有什么意義?當初直接讓他們舉薦就好了啊,也不用考,直接用就好了,那樣他們就高興了!
幾句話,樊普常就啞口無言,然后給外孫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說皇上圣明,老臣糊涂了!
是啊,當皇上可不是為了哄著文武百官高興的。
而是為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輝哥跟牧瑩寶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他的神情并不是很得意,反而有些內疚,因為就是這件事,差點讓外祖父愧疚的想辭官回家了都。
好在他跟著母親生活三年多學會不少東西,看著外祖父神情不對,立馬就打出親情牌,使出殺手锏,喊了一聲外祖父,說就是因為有你站在外孫身邊,外孫做事的時候才能心無旁貸,才更有信心把延國打理越來越好。
這樣,樊普常才歇了辭官的心思。
對于這個小插曲,牧瑩寶倍感欣慰。
她跟輝哥說過的,做事嚴謹認真是沒錯。
但是也要分時候和場合,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上,一定要靈活的來處理應對,不能死搬硬套的。
現在看來,這孩子做到了,火候也掌控的不錯。
這若是樊普常已經開口說了要辭官,就算輝哥跪下求他留下,估計都留不住人了。
那是不行的,樊普常年紀雖大,但是他為人還不算是那種頑固不化的地步。
這一點,在當初樊普常進府的時候,就看出來了。
所以,牧瑩寶覺得樊家至今為止接觸到的人,也就那個樊靈兒有點歪之外,還都挺好的。
還有,關于這次冬考前十的人,也挺有意思。
輝哥選出的第一名,竟然是刑部尚書李杰城長子李水源。
排在第二的,是樊普常的一個得意門生,季風華。
第三名,是御宗堂宗使劉慶賢的小兒子劉榮為。
第四名和第五名,都是樊普常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