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有馮教授反對‘痞說歷史’的,覺得《明朝那些事兒》不夠嚴謹,帶有個人主觀臆斷,不能稱之為史書作品。”
“有支持痞說歷史的,網絡上也有不少人把《明朝那些事兒》看成是明朝歷史的經典之作。”
“我這段時間之所以沒有對這些評論,無論褒貶,都沒有做出回應,是因為我自己都有些驚訝,有些疑惑,以及萬分不解。”
“我不明白《明朝那些事兒》怎么就變成了治史大作了?”
“我更不明白《明朝那些事兒》居然就成了痞說歷史的典范了。”
“我還不明白,為什么一些像宋教授這樣的,根本就沒有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人,卻能夠對其大肆點評。”
“我更不明白的是,《明朝那些事兒》竟然被上升到了,褻瀆歷史的層面上來,我真的擔當不起啊。”
“我想跟大家說一個故事,一個關于《明朝那些事兒》誕生的故事。”
林霄沒有理會其他人的反應,而是自己說了起來。
“我爺爺是老評書人了,從小就學說評書,到了老了,還是以此為業,我們家三代單傳,評書這么老手藝,在現代,開始有些沒落了,沒落的不僅僅是因為其形式,還有一點很致命,那就是找不到肯學這門活的人了。”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評書的講究其實更多,要求很多,但是在大多數人看來,卻是門沒什么大前途的行當。”
“所以,這門技藝開始走向夕陽,連我爸都不愿意學,小時候,我經常跟在爺爺身邊,看他說評書,不是因為我有多喜歡,而是因為,跟著爺爺,爺爺會給我買好吃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爺爺把希望寄托在了我這個第三代的身上,只是我依然讓他老人家失望了,因為我也和其他人一樣,發現評書真的沒什么大前途。”
“爺爺開了一間老茶館,其實老茶館一直都沒賺錢,但是爺爺卻還是開著,我知道,那是因為,爺爺只有在那才有說評書的臺子。”
“爺爺的身子骨還算硬朗,可是年紀大了,難免的會有一些常見的老人病,比如高血壓。”
“爺爺在說書的時候,因為情緒太激動,導致昏迷,雖然之后沒有大礙,但是醫生說了,他最好不要情緒波動太大,可是說評書,就是要融入情緒,沒有情緒,還怎么表現出劇情的跌宕起伏?”
“我們一家人那個急啊,爺爺的性子很倔,根本不聽人勸,恰好這個時候,虎貓平臺開播,我是虎貓平臺的小股東,自然要給自家的平臺捧個場。”
“爺爺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看著評書這門技藝后繼有人,看到這門技藝能夠不那么難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