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場的棒子國號稱國寶級女歌手的李貞。
李貞帶來的一首華語歌,是一首原創歌曲,填詞作曲人都是棒子人士。
可以說這就是棒子這邊的尿性,如果棒子這邊能請華國的詞曲作家來填詞作曲的話,歌曲方面應該就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但是偏偏他們卻用了本國的音樂人來填詞作曲。
自然而然地就帶上了他們棒子國的一些習慣。
結果李貞的這首《不愛》,雖然李貞的舞蹈很性感妖嬈,但是很多華國觀眾看了卻是覺得怎么看怎么怪異。
效果遠遠沒有達到棒子那邊的預期。
而且漢語可不是那么好學的,李貞在唱功和舞蹈方面無可挑剔,畢竟名聲在外,但是在發音上,就不是那么標準了。
不過,勝在她是棒子國歌手的身份,唱起華語歌來,倒是別有一番味道,雖然怪,但是也算不錯了。
“為什么感覺很奇怪?明明她唱的挺好的,舞蹈也跳的很好,可是結合起來,卻總覺得怎么聽都不像咱們華語歌曲?”
“發音方面是個大問題,特別明顯的就是在歌曲里面有出現愛好這個詞,結果,李貞卻是唱成了第三聲的,聽起來別提有多別扭了。”
“不止如此吧,歌詞感覺也蠻有問題的,只是一時間又說不出是什么問題。”
第二個出場的是華國的香江老牌天王,陳華。
老牌天王的實力自然不虛多言,但是還是有同樣的問題,陳華唱的不是新歌,而是一首棒子這邊的老歌。
但是同樣的問題是,陳華唱的韓語,總讓人覺得和棒子本土的歌星唱的韓語歌有一些差別。
或者說感覺不太對,而且因為有原唱的緣故,所以陳華的表現有了對比,真的就不是那么好了。
不過,畢竟是華國歌手唱韓語歌曲,倒是聽起來別有一番味道。
有意思的是第二組的中韓歌手。
棒子的那位歌手,似乎想要秀一下自己的漢語水平,竟然在唱歌之前,朗誦了一首華國的古詩。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位歌手,似乎有些太過自信了,竟然選擇《詩經》里面的《關雎》。
結果他一副聲情并茂地朗誦完,棒子的主持人還笑著問華國的主持人他朗誦的怎么樣?
想來當時華國這邊的主持人,心里也是有些崩潰的,特么的他能怎么說?總不能說實話吧?
當時,主持人不能說實話,只能表示對方朗誦的很不錯云云,當時華國這邊的網友卻都是樂了。
主持人不能說實話,但是朗誦的咋地,誰聽誰知道。
特別是有一家三口在看《中韓歌會》的,家里們的上幼兒園的女兒,聽了之后,居然歪著頭說了一句,爸爸,我朗誦的比這個叔叔好!
惹的她的爸媽一陣哄笑,但是這卻是事實。
要說華國古詩朗誦,真心的,哪怕是一些地道的華國人,都未必能夠真的朗誦的好,棒子國那位歌手的朗誦,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