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貓》的劇情,掰開了揉碎了,其實和普通的電影,小人物的成長過程,然后遇到一些挫折,遇到一些人,然后獲得幫助,接著肯定有一個反派大BOSS,然后小人物最終憑借努力打敗了大BOSS。
這些都很正常,只能說是一部電影的標配。
對于普通觀眾而言,特別是動畫片這玩意,你要是玩什么深沉,玩的深刻一點,保準撲街,為毛?小屁孩們才不會去理會那些玩意,他們要看的就是像父母講的睡前故事一樣,他們起碼能看的懂一些吧?
《功夫熊貓》顯然做到了這一點,在不惜重金砸技術,認真雕琢設計各個角色的專屬功夫。
皮克驚訝地發現,原來功夫還可以這么拍,原來動物耍功夫也可以這么精彩。
而且這部《功夫熊貓》里面的華國元素真的是隨處可見,可是神奇的是,他竟然一點不覺得有什么難以理解的地方。
武功功夫,這本就是華國的國粹;可以說,如果有什么電影在北美能夠打開局面,那么這部電影肯定和功夫有關。
其次是熊貓,是華國的國寶,得益于熊貓的表象,那一副天然的蠢萌的模樣,一出場本身就已經是足以吸引眼球的存在,再看那比武的擂臺,深山老林中的廟宇,乃至千年老龜都是華國的文化符號。
皮克早前有看過一些華國的影片,不是因為喜歡,純粹是因為職業需要。
結果,他發現,華國的那些塑造出來的英雄人物,大多數時候,都是比較完美的。
原本,皮克也覺得,《功夫熊貓》里面的熊貓阿寶,既然是華國制造的“英雄”,那估計也是和此前他看過的那些華國的電影一樣,是偉岸的,哪怕有瑕疵,也只是一丁點的。
而說實話,在北美,乃至于在西方世界,這和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的一貫喜好和認知是完全不相符的。
《功夫熊貓》里面的阿寶,卻全然不是這樣的,熊貓阿寶,雖然不滿意“面條生涯”,但它好吃懶做,絕非有什么雄心壯志。它是被炮竹送進了練武場,鬼使神差地成了龍戰士。
即便進了廟宇,五大高手的絕技也讓它瞠目結舌,從來談不上自信,相反,有的只是軟弱、猶豫和逃避。
這還是華國電影嗎?皮克有些懵,如果不是知道這部影片就是華國的電影公司制作出來的,他甚至會以為這是一部好萊塢影片。
北美的觀眾喜歡什么樣的英雄形象呢?
絕對和高大上扯不上關系。
他們喜歡“幽”他一“默”,“調”他一“侃”,出出他的洋相,拿他來尋尋開心。也許在他們的心目中,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什么沒有毛病和缺點的人;有毛病,有缺點,更可愛!
用華國的話來說,就是更接地氣!
因為人生來就不可能是完美的,哪怕是英雄也是如此,所以,好萊塢影片里面的英雄人物,能夠大殺四方,為什么?僅僅只是因為美帝市場強大,北美經濟實力強,國家實力強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因為他們抓準了,不分民族,不分種族,不分國度的民眾都能接受的人物特點。
那就是,沒有完美的英雄,任何一個英雄人物,他都有缺點,都有煩惱,而這正是讓無數普通人都能認可和接受的。
套用華國的一句網絡用語,你這么牛,咋不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