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看劇本的時候,不時地笑出聲來,但是漸漸地卻是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當看完劇本的最后一幕之后,陳鶴放下劇本,整個人都有些失神。
劇本好壞,他當然看的出來,只是,這卻有些顛覆了,他此前的想法。
在他看來,懸疑片,就應該有懸疑片的樣子,怎么能變成喜劇片?
不是說帶點搞笑的對白之類的就是喜劇片了,而是指整部影片的風格。
倒不是說此前就沒有這類型的影片,其實還是有的,只是,都是些撲街的影片,不提也罷。
“你啊,千萬別小看對手,王金導演雖然一直以來都是以喜劇見長,很多人嘲笑王金的那些套路過時了,可是實際上,王金的電影雖然大投資不多,但是每一部都賺錢了卻是事實,能做到這一點,已經足以證明他的實力了。”
“而且姜還是老的辣,快槍手你以為隨便什么人都能當的?還能每一部都不落空?”林霄搖頭說道。
在林霄看來,李玉成請來王金執導,反而是走了一步非常不錯的棋。
《最后一塊骨頭》如果循規蹈矩,按照小說原劇來拍的話,潛力有限,一方面是原著黨不管你怎么拍都會讓原著黨不會百分百滿意。
一方面是因為改編小說的懸疑片本身的掣肘。
懸疑罪案片,主要以案件推理為主,而案件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但是改編的影片,案件基本上都為人所熟悉,那么案件上出奇就比較難了。
就算拍的很好很到位,依然難以脫離原著的范疇,可是如果讓王金來拍的話,他肯定不會按照原著來拍,因為那顯然不符合他的風格。
這也就給電影帶來了變化,是好是壞暫時不說,最起碼,他能讓電影脫離這種原著的掣肘。
還有一點就是林霄剛剛說的,懸疑片為什么一定要嚴肅?為什么不能是喜劇風格?
懸疑片一直以來沒有能夠爆發出威力來,當真是因為電影不夠好嗎?這只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人去看電影,大多數都是去娛樂,去放松的。
你拍的一部全程壓抑的電影,嚴肅的電影,本身就缺乏了電影最大的特點,娛樂性!
所以,只剩下那些這個題材的愛好者會捧場,其他的,反而不一定會喜歡這種影片。
《七宗罪》和《最后一塊骨頭》的不同之處在于,《七宗罪》屬于原創懸疑罪案片。
本身《七宗罪》里面的前面五個案件,其實都是一道道鉤子,而且每個案子的犯罪手法,以及兇案現場都別出心裁。
然后營造出一種,讓觀眾以為自己已經能夠猜到后面的劇情了,然后,兇手在五個案子之后,自首了,這就讓觀眾的心里形成了一種巨大的反差,勾著他們,往下看。
這些都是一部電影的精髓所在。
比如《靈異第六感》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最后的揭曉醫生已死的那一幕。
因為整部片子都在試圖給觀眾營造一種感覺,當這種感覺已經深入觀眾之心之后,突然來一個反轉,那種逆差感是無與倫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