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他們和大劉比起來低了一個段位,但是也是收錢辦事。
其實大家是相輔相成的,大劉發第一稿,然后他們有的要么直接轉發,要么洗一洗稿,然后再發。
大劉撇了撇嘴回了一條:“YOUYOUUP,NOOBB!”
然后秒關微信,開始準備寫稿。
“作為《最后一塊骨頭》的忠實書迷,我看了這部不下三遍,不得不說南木的確是華國的懸疑大家。”
這個點很重要,不是說寫差評,就一定要一黑到底,還需要先拉盟友,比如大劉雖然看過《最后一塊骨頭》的原著,但是書迷?別扯了!
但是這部妨礙大劉自稱是書迷。
然后就能夠拉近和《最后一塊骨頭》的書迷的距離,大家都是自己人。
還有,他的策略就是,書是書,電影是電影,捧高原著,然后再去踩電影。
捧一下書,可以讓自己的書迷的身份更加的容易取信于人,至于電影,不錯,電影是改編的,但是導演不是南木,不是嗎?所以黑電影,不會引起這些人的反感。
原著黨不黑改編作品,那還是原著黨嗎?
“得知南木親自改編執導《最后一塊骨頭》的時候,我是由衷地期待的,畢竟,對于這部作品來說,最了解它的人肯定是作者本人,只是可惜的是,最終南木君卻沒有執導,而是臨陣換將,換成了王金。”
“我其實還蠻喜歡王金的,可以說是看著他的電影長大的也不為過,他的喜劇片,很搞笑,毋庸置疑!”
然后肯定要有一個轉折了。
“《最后一塊骨頭》上映了,有幸成為第一批目睹這部影片的人,回來之后,我一直在考慮怎么寫這篇影評。”
“《最后一塊骨頭》的案件,是新的,這沒什么問題,而且南木的水準依然在水準線之上,但是相信大家和我一樣,一開始也很懷疑,喜劇懸疑,到底行不行?”
“不得不說王金在喜劇方面的確很有天賦和實力,一個屁讓我們的禁欲系男神法醫,直接跌落凡塵,這自然是極好的,畢竟,這樣更接地氣,更有血有肉。”
“一切都是比較滿意的,從電影的案件,到抽絲剝繭等等,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為什么,是這個案子?”
“十三個孩子!那是十三個孩子的生命,他們被人用殘忍的手段殺害了。大概是我這個人比較感性,有時候看到網絡上一些虐童的視頻,我都會恨的牙癢癢,孩子那么可愛,你們怎么舍得?”
“可是,《最后一塊骨頭》王金的喜劇策略失敗了,是的,讓我很反感,為什么反感?十三個孩子離開了這個世界,被人用殘忍的手段殺害,可是在這個沉重至極的案件上,我們的男神,居然用草紙來比喻,不錯這的確是一個笑點,但是,我笑不出來,我不明白,為什么?為什么要這樣?”
“沒錯,按照人物設定,男主角法醫是非常冷靜和高智商的,也是低情商的,但是情商再低,再冷靜的人,在這種慘絕人寰的案件當中,也應該會有所觸動吧?”
“可是我們看到了什么?他沒有任何觸動,反而還用這個來開玩笑,是的,在那些兇手眼里,孩子們被他們看成了是一件件商品,能為他們帶來利益的商品,可是特么的他們根本就不能算是人了,而我們的法醫先生,居然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出來一種冷漠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每一張草紙都有它的價值,更何況是殘疾或者先天不足的孩子?這是什么比喻?”
“我有種毛骨悚然,細思極恐的感覺,他還能算是人嗎?草紙和孩子的生命,能混為一談?”
“我很失望,為什么要讓一個根本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導演來拍這樣一部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