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的回答讓楚想還是比較滿意的。
教育的東西,其實是很難搞的。
什么才是好的?能提升考試成績的就是好的。
很多人以為寫作文和寫小說和文學作品沒什么差別,可是實際上,卻是完全是兩回事。
一個是在框架內寫,一個是自由奔放地寫,兩者是截然不同的。
就拿一篇課文來說,老師講的標準答案,才是對的,其他的理解,如果不是學生,不是考試,那沒問題,可是你要教給學生,那就不行了,因為答案就是這個,哪怕這個答案不是那么合理。
所以,楚想才會有此一問。
《三字經》的確很經典,但是里面的典故,你怎么解讀?
如果解讀出來的和標準答案是不同的,那也不行,所以這就需要教育專家來把關了。
“那位《南方周末》的朋友!”
“我想請問肖總,《教育影視計劃》拍攝的影片,會使用明星演員來拍攝嗎?還是會啟用新人?”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拍攝短片這種,要拍攝的肯定是大量的短片。
而現階段,制作這類的片子,成本方面,如果采用明星和采用素人,成本那完全是天差地別。
事實上這個問題,之前開會的時候凌霄閣這邊也研究過。
時間回溯到幾天前。
“全部用明星?可是這樣的話成本會不會太高了?而且那些明星會愿意接這樣的短片?”肖潔第一個提出質疑。
“是啊,林董,我們拍攝的不是電影,不是電視劇,而是教育短片,這類的短片,如果請明星,想要達到效果,就需要一二線的藝人,可是一二線,哪怕是二線的藝人,片酬也不是個小數目,其次,如果選擇三線四線的明星,那么和啟用素人就沒什么差別了。”姚鼎也表示不解。
在他看來,教育影視計劃,本身因為盈利前景不明,雖然出于維護凌霄閣這張品牌,但是姚鼎還是覺得,不需要明星參與。
主要還是在于成本!
“不錯,而且,用明星其實也有很大的風險性,一旦某位明星出了到的層面的問題,那么會對我們的計劃產生很大的影響啊。”張鴻也是表示反對。
他的反對不是沒有理由的,教育短片,這種東西,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是對主演的道德要求卻更高。
因為這些短片是要給青少年學生看的,如果這些演員本身出了問題,那就不是小問題了。
還有一方面是《六道》的前車之鑒不遠,《六道》可是投資2億美刀的超級大片,結果因為演員出了大問題,導致《六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
所以讓張鴻等人也是有些杯弓蛇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