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一名男老師用繩子捆扎在腰間,男老師一手拉著藤梯,一手拉著繩子,繩子的另外一端,是幾個孩子,同樣的將繩子捆在腰間。
而那條藤梯,才是震撼人心的關鍵。
藤梯下面是眼不見深淵的懸崖,讓活在現代城市的人們完全無法想象。
學校到了,在鏡頭當中,有幾間土房子,土房子里面擺放著幾張座椅。
很快地,鏡頭當中出現了一張臉。
他長得并不帥氣,但是人很和氣。
他就是今天的這期節目的老師,支教十二年的陳羽老師。
而介紹這位陳羽老師的資料的時候,很多觀眾又都被驚到了。
陳羽老師畢業于西南大學,他學的是土木工程,最初的時候,他是一名建筑設計師。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陳羽老師放棄高薪的建筑設計師的職位,千里迢迢來到這里當一名‘沒名沒分’的支教老師呢?”
節目沒有馬上給出答案,而是開始了陳羽老師的一天。
陳羽老師就住在學校里面,他是這里周圍四個村子的唯一的學校的校長,同時也是這個學校的唯一的老師。
天還沒亮,陳羽老師就起床了,然而他起床之后做的事情,卻是讓所有看視頻的觀眾都感到奇怪。
他先是洗漱一番,然后,去豬棚里喂豬,喂雞鴨。
讓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是學校?怎么還喂豬,養雞鴨?
通過陳羽老師的描述,漸漸地揭開了這個地方的面紗。
這里因為交通不便,地處偏僻,所以很多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剩下的就只有一些留守老人和孩子。
這個學校,一共只有12個學生,其中本村的學生有5個,還有7個是分別來自于其他幾個村子。
這些學生,年紀大小不一,最大的有12歲,最小的只有6歲。
不同的年齡,但是有一點是一樣的,這些孩子一個個雖然不能說都是面黃肌瘦,但是哪怕是其中的那個最大的12歲的孩子,也完全讓人看不出來她有12歲。
新的一天開始了,學生們開始陸續來到學校。
陳羽老師開始一天的上課。
因為孩子們的年紀大小不一,所以,陳羽老師只能分開上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瑯瑯的讀書聲從簡陋的學校里面傳出來。
陳羽老師上課的水平,并不高,但是學生們聽的很認真。
很快地到了中午。
本村的學生都回去了,但是其他幾個村的學生,因為距離遠,而且路難走,所以都是不回去的。
然后讓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學生們每個人都帶著一個瓶子,瓶子里面裝的是稀粥。
這就是他們的午餐。
聽陳羽老師說,因為離家遠,所以學生們中午都在學校吃飯,他們早上把粥裝好,帶到學校來,留著中午吃。
陳羽老師偶爾會給孩子們加餐,做點青菜豆腐,或者蒸幾個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