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么多風險當中,投資人和制片人最難以承受的便是一部電影最終不能被完成。
如果一部電影不能被完成,沒有辦法上映,就無法實現任何價值。
完片擔保就是保證這部電影的制作風險,至于投資風險,這玩意沒有人敢保證。
當然了,完片擔保不僅僅是要擔保電影完成,還要保證很多東西,比如制片方在制作過程當中,出現逾期,或者預算超支等現象,按照規定,第三方完片擔保方是需要賠錢的。
而完片擔保方,權力其實是很大的,如果一旦電影出現諸如逾期,預算超支等等情況,擔保方首先會溝通讀出制片方,如果督促溝通無效的話,保險公司是可以撤換導演,制片人,甚至更換演員等等。
完片擔保在海外是非常常規的一項操作。
當然了,完片擔保同樣的收費也不低,通常是一部影片的投資成本的5~15%不等!
還有視同制片方的信譽而定。
當然了,完片擔保,在華國國內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說這個方面,華國這邊完全是空白的。
華國這邊通常的相關保險,都是對人不對項目,比如演員的工傷保險一類的。
“他們瘋了嗎?”林霄的反應有些出乎了姚鼎的預料。
“林董何出此言?”姚鼎原本還想提一提,凌霄閣要不要涉足這個行業,但是沒想到林霄的反應會是這樣的。
“不是,完片擔保是建立在工會,保險業務基礎之上的,咱們貌似連工會都沒有,你跟誰擔保?誰愿意給你錢?”
“完片擔保需要在確定制片方無法根據合約完成電影制作的時候,撤換導演或者制片人,演員等等,可是國內沒有這樣的工會或者行業協會,需要導演的時候,上哪兒去調人?”
“而且,國內的導演,哪個會愿意接這種活?要知道這可是一項得罪人的活。”
“當然了,天盟可以利用其影響力來做,但是得不償失,而且在華國,完片擔保這項業務無法開展的最關鍵的問題還不是這些。”林霄搖頭道。
“關鍵問題?”姚鼎和肖潔都有些疑惑。
“李紅剛和楊凝的事情你們也不是不知道,你要做完片擔保,難道還得先去調查劇組的演員有沒有違法?”林霄反問道。
“這......”姚鼎也怔住了。
他只是從行業上去考慮,其實國內電影公司整天研究好萊塢模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風險太大了,這還是其次,最關鍵的,其實還是一點,咱們國內環境和國外是不同的。”
“你是說,審查?”姚鼎這一次卻是一下子就想到了。
“是啊,審查,誰敢保證一部電影能夠一步到位完成審查?”
國內的電影審查,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劇本審查階段和完片審查階段。
劇本審查這個好說,完片擔保,可以在劇本通過審查之后再進行,但是關鍵在于很多電影,劇本通過審查,但是依然不能上映,為什么?就是因為完片審查。
對于完片擔保來說,這是一個難以逾越的天障!
因為誰也不敢說自己能夠保證一部影片通過審查。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國內推行完片審查,完全是一項現階段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