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上目前的影視圈騙投資的層次有幾種。
最不入流的就是空手套白狼,就是杜撰出來一個項目,然后可勁地吹,當然了,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騙術,就是真的騙了,本身也很難騙到什么大錢。
其次是那些打著藝術名頭,裝成文藝人的導演,他們會跟你聊藝術,跟你聊一些某某導演在某部電影當中表現的主題,會跟你聊人生的意義,聊抽象畫,聊那些你聽不懂的東西。
什么叫藝術,你聽不懂就對了。
這種人,其實總結起來就是,我,藝術家,給錢!
還別說,這種人還是蠻有市場的,這年頭多的是想要用藝術填充自己的,裝飾自己的土豪。
但是這類人,你還不能說人家是騙子,你給錢,他們真給你拍片,當然了,拍出來的什么鬼,那就不清楚了,總之,一句話,這是藝術,談盈利,那是對藝術的褻瀆。
然后是比較有技術含量的,雖然說眼下國內的富豪們很多都比老外有錢,但是出于歷史原因,在那些人看來,國外的東西還是比較有逼格的。
比如為什么有出口轉內銷,就是這個理。
電影同樣的也存在這種情況,對于一些人來說,天然地就會以為,國外的電影公司,比如好萊塢那邊的,就肯定比國內的牛。
然后,一連串地忽悠,錢投進去了,好吧,對方也給你拍出來了片子,但是那片子是什么鬼,估計連騙子這邊自己都不太清楚。
再接著就是港島那批過氣的導演了,他們因為有著早前的名氣在,所以,他們有項目,再找個把大明星來演。
嗯,然后,給自己開一個天價片酬,比如一部戲投資1個億,他們先給自己2000萬當導演費,然后再給自己開1000萬的監制片酬,接著,給劇組的員工開天價工資。
嗯,接著,不好意思,錢不夠用了,要么你繼續投,要么打水漂。
代表人物,陳正蒙,這是他的拿手好戲。
被坑過的人都知道。然后等投資人再拿錢出來,他們再拿出幾百萬來搞一部電影,嗯,去內地的院線走一圈,電影票房不給力,不好意思,電影是風險投資,投資有風險,你看,我也希望大賣啊,但是這年頭市場變化太快了,這不能怪我對吧?
再往上就是更高級的,比如龐氏騙局。
他們先搞幾個公司,然后關聯一下一些比較知名的公司,對外宣傳一下,然后開始眾籌,開始融資。
嗯,甚至他們還會直接用保本保利的方式吸引你投資,然后這邊騙完騙那邊,最后差不多了,直接宣布公司破產。
他們把錢通過各種名目轉走,然后投資人哭去吧。
當然了,這種方式肯定只能坑一坑圈外人兼國外人,因為這種事情,在國內打官司,他們還是會擔心一下,但是你一個外國人來打官司,分分鐘讓你三振出局。
陳太群和金明如夢初醒,仔細推敲,這個他們此前覺得沒有任何問題的項目,竟然漏洞百出。
當然了,這是建立在楊天奇提供的詳細的調查結果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