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接下來的幾天,雖然票房沒有再過2億,但是卻幾乎都是接近,一周下來,《無雙》的國內周票房,直接來到了12億。
可以說按照《無雙》的票房走勢,這部影片,很有希望突破20億,甚至如果跌幅不大的話,30億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相比起《危險夫婦》來,《無雙》顯然,票房走勢更加穩定,第二周工作日的票房跌幅只有不到50%,居然依然保持著非常健康的跌幅。
第二周《無雙》七天時間又拿下了7個億的票房,總票房來到了19億!
基本上20億是妥妥的。
不過,楊浩卻是有些失望的,當然了,他失望的不是國內的票房,而是《無雙》從第二周開始,在國外其他國家上映,亞洲方面,倒是表現的還不錯,但是在歐美地區,《無雙》卻遭到了冷遇。
雖然說之前楊浩就知道,《無雙》的風格和《危險夫婦》是完全不同的,更適合國內,但是卻還是帶有一點期盼。
別看楊浩在國內似乎已經走到了頂級導演的那一小撮人,但是實際上,楊浩也是有野心的,他也想當國際名導,想要把自己的電影賣到國外去。
其實在東南亞地區,《無雙》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楊浩之前的電影也差不多,在東南亞地區,畢竟,這里受到華國文化的影響比較大,文化上算是沒有太多的隔閡。
但是在歐美地區《無雙》在北美,首周末開畫銀幕也有500多,但是結果只拿到了不到百萬的票房,可以說大大低于楊浩的預期。
不過,這種成績其實太正常了,國內的導演的電影在歐美地區受青睞的畢竟還只是少數。
文化差異這東西,還是客觀存在的,好萊塢大片也不是說什么類型都是全球通殺的,他們也有很多電影,在北美票房相當不錯,但是到了非英語區就遭到冷遇。
比如一些有關歐美歷史的史詩電影,在華國,在亞洲地區,往往根本沒有什么市場。
就像歐美人不關心其他國家的歷史一樣,在其他國家,同樣的,大家也并不是那么熟悉歐美國家的一些歷史。
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比如歐美的一些喜劇片,很多笑點,同樣的國人未必能GET的到。
通常我們國內會看到一些美劇里面經常會提到一些音樂,一些電影,但是這些音樂和電影,國人很多時候,都是有些傻傻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玩意。
但是在國外卻是文化的象征。
比如曾經的《星球大戰》系列,在北美那幾乎可以說是已經形成了一種星戰文化,但是在華國,講真,沒多少人會覺得那些電影好看!這就是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