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藝術源于生活,但是卻又有別于現實。
電影,哪怕是現實事件改編,也不可能真的全部按照真實情況去拍。
畢竟,電影始終是假的,而且始終是要讓觀眾看的,那么你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完善的故事。
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很多時候,劇本都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了,很多時候劇本也不是那么重要。
就好比一個創意可能讓你成為富翁,但是同樣的有時候,創意一文不值。
林霄走訪當年火災的參與救援的消防官兵,同樣也走訪了當年火災當中的幸存者。
得到了不少一手資料,雖然這些資料此前華影這邊也收集過,但是自己親自收集,又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說實話,早前,雖然看新聞的時候,看到消防戰士犧牲,林霄也會為之惋惜,但是當真正地見到了犧牲的消防戰士的父母,妻兒,見到他的同事,談論關于他的話題之后。
你會感覺到那不是一個個簡單的數字,而是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
在和平年代,消防戰士是犧牲最多的職業,這句話不是虛的,林霄還拿到了一手資料,每年犧牲的消防戰士都非常之多。
當然了,電影拍出來,肯定不能全然按照事實去拍,畢竟,電影需要劇情沖突,需要感動。
可是實際上呢?在救援過程當中,很多時候,生命在災難面前是非常脆弱的,前一刻還生龍活虎,但是下一刻,就被火海吞沒。
沒有像一些電影里面那樣,充滿故事性,所以,電影肯定不能直接這么拍。
這就需要看編劇的功底了,如何根據這些原型來說一個關于他們的故事,如何說好這個故事,這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林霄也找到了一些當年的火災現場的視頻材料,這些材料對于電影特效的制作具有很大的參考性。
畢竟,火災和火災是不同的。
舉個例子,森林火災,民宿的火災,以及事故的火災,因為發生的地方不同,起火點不同,等等,造成的火災都是不同的。
而這些都是林霄需要了解,特效制作團隊同樣的需要了解的事情。
并且,電影當中可能還需要適當地夸大,以造就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當然了,電影現在還不可能那么快開拍,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首先第一個就是要把劇本定下來,最起碼的主線要定下來。
不過,在這之前,林霄卻先去了一趟三樂動畫,《千與千尋》的制作已經到了尾聲,本來還沒那么快,但是自從一個動漫人才試訓計劃開啟之后,大量的免費的勞力的加入,大大地加快了《千與千尋》的進度。
《千與千尋》和其他的3D動畫電影不同,《千與千尋》的畫風是2D的,而且是手繪動畫,可以說是有些復古。
但是不代表說《千與千尋》的視覺觀賞度就比《機器人瓦力》那種3D電影差了,相反《千與千尋》可以說是另外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