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市面上,其實還是有很多的電影,是劇情片,也就是沒有采用什么特效技術的電影,這類的電影通常都是靠劇情,靠演員的表演來展現,而特效電影,大多數時候,是靠電腦特效,演員的演技反而是其次。”
“而動畫電影呢?我認為有一些動畫電影是適合3D動畫制作的,而同樣的,有一些動畫電影,更適合手繪動畫制作。”馮新北頗有些和稀泥的意思。
“馮教授說的是沒錯,但是卻忘記了,市場,現在國內的哪一家院線沒有3D影院?如果制作出來的大制作,我說的是像《千與千尋》這樣的大制作,卻只是2d的手繪動畫,根本不可能進入3D院線,那么本身就會少掉很大的票房潛力。”
“其次,《千與千尋》是純手繪動畫電影,我不是說不能有2D動畫電影,但是,首先需要控制成本,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現階段,3D才是主流,單純地從市場來看,2D手繪動漫,成本不但高,而且市場方面的潛力卻是遠遠低于可以在3D院線放映的動畫電影。”郭敏搖頭道。
言雙卻是不屑地道:“那也要看電影是否有誠意,當初林霄的《我不是藥神》沒有什么特效,成本也不高,但是結果呢?同樣的沒有在3D影院放映,可是依然取得了超過30億的票房,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你說的那些,只是因為,電影本身不夠好而已!”
“我相信林霄的《千與千尋》絕對會成為圣誕的最大贏家,而且,別忘記了,手繪動漫也是有優勢的,那就是不可忽略的情懷,對于很多人來說,古老的,過時的不等于就沒有吸引力了,相反有些東西,時間越是久遠,越是和主流格格不入,但是卻像美酒一樣,時間越久,越醇香!”
誰也說不過誰,當然了,本來這種事情就沒有辦法爭論出一個高低來。
另外一邊,幾部動畫電影,掀起的宣傳熱浪才剛剛開始。
《千與千尋》在宣傳方面的投入同樣的不小,林霄當然不會傻到說,一部好電影沒有好宣傳,酒香也怕巷子深啊,所以,《千與千尋》的宣傳方面的投入一樣不低。
其實在林霄看來,是,沒錯,未來的動畫電影的主流肯定是3D動畫電影,但是不代表2D動畫就沒有市場了,不代表手繪動畫就沒有市場了,或許市場會小一些,但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從來這種別出心裁的電影,要么沉淪要么爆發。
而林霄相信,《千與千尋》會是后者。
事實上,《千與千尋》和三樂之前的幾部3D動畫電影,都略微有些不同。
《千與千尋》可以說是真正的全年齡段的動畫電影,不像之前的《機器人瓦力》那樣,其實更適合成年人年齡段觀眾。
《千與千尋》的宣傳也是主打的全家觀影的套路,并且之后也會推出全家觀影套餐來刺激票房。
《千與千尋》的第一部預告片放出之后,很多人都驚訝的發行,原來手繪動畫,和他們想象當中的也有很大的區別。
可以說精品和普通之間的區別。
如果說過往的那些手繪動畫電影,都有些給人感覺粗制濫造的意思,畫面也不夠精致的話,那么《千與千尋》除了不是3D以外,畫面美輪美奐,讓人如同置身于一個夢幻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