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你必須要吃這里的食物,不然就會人間蒸發;可是,你又不能毫無節制地暴飲暴食,否則就會變成豬。
在這里,你必須要找一份工作,證明你存在的價值,而尋求安逸的人將會變成動物,被永遠放逐。
在這里,金錢仍是被眾人趨之若鶩的至高存在,為了錢,神明們也可以爭得頭破血流、尊嚴掃地。
同時,電影里每一個角色,無論是核心主角還是配角都有極其強烈的現實象征意義。
當然了,成年人的世界,思想,和孩子們肯定是不同的。
同樣的劇情,在孩子們的眼里和在成年人的眼里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的。
比如,千尋的父母變成小豬,很多小朋友會為千尋緊張,會如同小千尋一樣,害怕,但是在成年人的眼里,就會想起,之前,千尋的父母的好吃懶做,會認為這才是因果關系。
而之后呢?小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千尋所做的一切,所經歷的一切,對于他們來說,是新奇的,所以他們看了會好奇,會發出天真的笑聲。
但是對于大人們,卻又會有別樣的感受。
千尋的父母變成了小豬,之后,她就失去了父母的庇護,她必須獨立堅強起來時,何嘗不是像極了我們的父母逐漸老去,我們也成長到了要離開父母的羽翼,離開熟悉的環境?
當我們獨立步入社會這個大染缸后,即便是害怕、無助、抱著肩膀在長夜里哭泣,但為了生存下去,為了可以像小時候父母庇護自己那般在他們老去變得脆弱不堪之后保護他們,我們最后都要擦干眼淚繼續前進。
這就是成長,我們不得不這樣生活,就像千尋那樣必須接受來自不易又無可奈何的工作,或者現實中我們還有更多來自不易卻又無可奈何的選擇不足為外人道也,但這就是生活的本相,區別在于,有的人,被那規則馴化出一種懦弱,而有的人,卻始終有底線地活著。
無臉男在《千與千尋》這部動畫電影當中,可以說是非常特別,非常特殊的存在。
在很多孩子們的眼里,無臉男可能是很可怕的,但是在成年人的目光之中,無臉男的存在是非常有特殊意義的。
千尋說的:這個人在澡堂里就會變壞,在孩子們的天真的想法里,這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
但是在大人們的眼里卻是不同的,無臉男,像是天真的孩子們,他們是如同一張白紙,而為什么在澡堂里就會變壞?
因為澡堂就像是社會,無臉男在澡堂里,從一張白紙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成了五顏六色。
所以它變壞了,因為澡堂里,就像社會上的那些誘?惑,讓白紙被染成了其他顏色。
而最終無臉男又因為千尋而變好,同樣的是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每個人變好或者變壞是和環境有關,是和遇到的人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