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漿時代》畫面的確非常不錯。
但是也只是如此了,因為《巖漿時代》里面用到很多梗,不要說小孩子了就是林霄也不太理解。
說實話,林霄有些搞不懂,既然DSN開始重視華國市場了,那么為什么動畫電影,卻依然沒有任何偏向?
這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動畫電影,和以往的那些在華國很難賣座的動畫電影沒有什么區別。
要說有區別,大概就是宣發的力度方面《巖漿時代》的預算更高罷了。
《巖漿時代》可以說對華國的觀眾,很不友好,或者說很多好萊塢動畫電影,對華國的觀眾都不是太友好。
現在好萊塢真人電影,大多數時候,都會帶上點華國元素,以此來討好華國的觀眾,但是動畫電影,卻并沒有這么做。
這也是為什么《巖漿時代》宣發其實做的還可以,但是結果,票房卻是慘敗!
不過,網絡上的一些討論也引起了林霄的重視。
“我們的那些國產動畫英雄,都去哪了?”
這是一篇流傳自網絡,并且獲得不少點贊數和轉發數的文章。
文章里面大概總結了這些年,那些國產動畫電影,包括《功夫熊貓》《神偷奶爸》《機器人瓦力》《千與千尋》等等。
但是總結起來,除了《功夫熊貓》滿滿的華國元素以外,其他的動畫電影,卻都有些不東不西的。
反倒是那些流傳很廣泛的,人們耳熟能詳的華國的那些動畫英雄角色,卻似乎越來越少出現在大銀幕上了。
那位作者在呼吁,為什么國內的動畫公司,放著那些名氣很大,受眾很廣的國產的動漫英雄人物棄之不顧,而是逐漸地開始走西方的動畫的套路。
如果長此以往,那么國產的動畫電影,丟掉了華國的傳統的動畫的那些元素,那么還剩下些什么?
當然也有人在底下評論說,以往的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動畫英雄角色,都是有版權歸屬的,那些沒有版權歸屬的,正因為辨識度高,所以反而更難改編云云!
對此,林霄卻也陷入了深思!
這幾年林霄拿出來的,都是屬于另外一個世界西方的動畫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國產的動畫。
那么國產動畫的那些充滿華國風和元素的題材,真的沒有市場嗎?
答案是否定的!
突然張帆想起來了陳鶴說要拍二郎神楊戩的故事。
或許是時候啟動神話故事動畫電影了。
其實華國的動畫,最早被拿出來的就是那些神話故事里面的角色。
比如耳熟能詳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比如豬八戒,比如唐三藏,比如二郎神楊戩,比如哪吒等等。
事實上,國內的那些神話故事的角色,完全可以拿出來打造一個全新的獨屬于華國的神話宇宙。
就如同《三國演義》一般。
《封神演義》《西游記》其實延伸出來,也可以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做的好了,未必就不如舶來品的漫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