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北宋滅亡的兩年后,大夏第二界,遠征者基地地下深處,申楊打開了通往一個新發現世界的時空門。
跟探索北宋世界時一樣,申楊是在特制的箱體中打開時空門,時空門打開的時間很短,但就在這很短的時間里,一批大夏的探測機器人被發射到這個陌生的異世界。
鏡頭轉到時空門對面的異世界,只見探測機器人們所抵達的地方是在一片荒野,放眼望去,四處皆是沙土和石塊,不見任何綠意,遠處還能看到山脈連綿起伏,但山也是光禿禿的。
這似乎是一個荒涼、沒有生命的星球!
探測機器人依舊是以圓球狀態被發射過去,過去后,在控制它們的人工智能操控下變形展開,將對這一個世界的探索。
不久,一群圓球飛鳥分散開來,向各方飛去,它們將負責對整顆星球來一次大范圍的全球探查。
剛沒飛出平原多久,一群向北飛的飛鳥在一處山坳地帶發現了疑似人造的建筑。
從空中看去,這是個堡壘樣的建筑,中間是一個半球形的堡壘,四周砌了一堵墻圍著,但奇怪的是,墻并沒圍攏,而是有一個缺口。
在遠處看時,這個建筑比較小,就像是草原人家搭建的蒙古包,可等到近時,才發現這建筑異常的大,中間那半球形的堡壘根本就是一個幾十米高的山包,山包下有著足以容納成年人通過的口子。
圓球飛鳥們對這建筑派了許多照,控制它們的人工智能判斷此建筑為人工造物的可能性極高,因為自然雖鬼斧神工,但要自然形成如此規整的建筑,概率太低了,而且通過掃描,建筑內部是空心的,建筑的地下有大量金屬物質反應。
人工智能判斷這建筑為人工造物,卻并未立即對其進行探索,而是讓一批飛鳥在此觀察著,而其他圓球繼續探索整顆星球。
很快,圓球飛鳥們在這顆星球的其他地方也發現了類似建筑,越發確定這建筑是人造物。
只是建造這些建筑的“人”呢?他們到哪里去?
對整顆星球的大探查結束后,人工智能選擇了其中一個建筑進行探索,準備去其內部了解。
圓球飛鳥從堡壘下能容得成年人通過的口子進入,發現里面很大,且好似山洞一般,有許多通道。
如果是一般人來到這兒,說不得還會迷路,但進入這里的是人工智能操控的機器人,根本沒迷路之虞。
在通道中探索時,圓球飛鳥們發現了水,發現里面的空氣成分跟外界有不同。
在外界,空間成分是71%的氮氣,21%的氧氣,3%的二氧化碳,還含有少量氬氣,二氧化碳濃度如此之高,不適于正常人類呼吸,也沒有水存在。
可在這兒,不僅有水,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降低到了正常人可呼吸的標準,即是說這里的空氣已能讓人正常呼吸。
水是生命之源,這里既有水,又有適宜的空氣,說不定這里有生命存在。圓球飛鳥們在這里的土壤中,發現了一些小生物,像是一些小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