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最后還是被李昊叫進了養心齋,不是因為他毅力過人,而是外面看熱鬧的人太多,以致于影響了某些人品茶的興致。
望著面前這位神情憔悴的未來大唐宰輔,李昊意味深長的問道:“你真的想拜我為師?”
“當然。”馬周盤膝坐在地上,仰著頭答道。
倒不是他不想站起來,而是兩條腿麻的厲害,實在站不起來。
李昊又問道:“目的呢?”
馬周一滯,沉默片刻,頹然道:“老師明鑒,弟子的確是想要借用老師的身份謀取一個進身之階,但弟子可以保證,絕對沒有利用老師的想法。”
李昊咂咂嘴,瞇著眼睛與馬周的對視著,心中不知怎么就泛起一絲猶豫。
馬周與王玄策不一樣,王玄策雖然是一個書生,但骨子里卻有著武夫的爽直。
而馬周呢?史書記載,馬周在離開博州西游長安之后投到了常何門下,后來李二讓朝中五品以上官員上書議論朝政得失,常何因為不擅長此道,馬周便借著他的名義向李二獻上二十條附和時政的建議。
表面上看此事是馬周在幫助常何,可實際上,常何是李二的部將,李二如何不知自己這位部下只知舞刀弄槍,腦滿子花崗巖,根本不是玩政治的材料。
這樣的一個人,卻偏偏寫出二十余條附和時政的建議,若說背后沒人幫他,只怕剛剛出生的娃娃都不會相信。
根據這一點,便可看出馬周此人絕對是是心機深沉之輩,若不是此人死的早,加上當官之后并沒有什么污點,李昊甚至連與他接觸的想法都不敢有。
這些都是李昊昨天晚上糾結的問題,甚至一直到將王玄策收為記名弟子的時候,都沒有下定決心到底要不要將馬周收入囊中。
不過在聽到馬周回答的那一瞬間,李昊釋然了,李二用人似乎只講能力,不講品德。
既然這樣,那老子還糾結個毛,難道拼能力老子還能輸給一個古人?反正這貨也活不過李二,而李二只要活著一天,這人便翻不起多大浪花來。
想著,李昊點頭道:“既然這樣,我便給你一個機會,如王玄策一樣,收你為記名弟子,同時給你一個任務作為考驗,若是完成的好,你便是我的正式弟子,如何?”
馬周聞言心中一喜,也顧不得腿麻了,掙扎著爬起來,趔趄著站好行禮:“弟子一切聽從老師吩咐,定不讓老師失望。”
“附耳過來。”李昊招了招手,將馬周叫到身邊,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安排起來,片刻之后道:“去吧,陳蒙會全力配合你,給你半年時間。”
“諾。”馬周帶著疑惑,行了一禮告辭離開,去城外李家莊子找陳蒙去了。
……
時間一晃便是月余,涼州城外,一支千余人的隊伍在官道旁駐扎了下來,大營與城池相隔數百丈遙遙相望。
而在對面的城頭之上,一員老將正手搭涼棚向城下眺望,待看了一會兒方才呵呵一笑,對身邊從人說道:“備馬,出城。”
“諾!”從人并不意外老將的決定,很快便將一匹雄壯的健馬牽了過來。
不多時,以老將為首的一支五百人的騎兵穿城而出,向著對面還沒有徹底建好的大營而去。
老將姓楊,名恭仁,乃前隋觀德王楊雄之子,武德二年歸順唐朝,封觀國公,出任涼州總管,李二繼任后,為示恩寵,加雍州牧。
所謂州牧,實則等于是地方割據政權,比如三國時期劉表為荊州牧,袁紹為冀州牧,后隋唐之時州牧被廢除,除京師和陪都只有以親王之位充任地方官才會以州牧稱之,其它的最多也就是個總管,大都督或者干脆就是個刺使。
涼州出來的騎兵很快驚動了正在扎營的隊伍,頃刻間,五十余騎自營中馳出,于半路上與楊恭仁走了個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