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王元德是什么性格的管家欲哭無淚,望著兩人相攜而去的背影,心中只有一個疑問:人太實在了,怎么解?
……
陳倉城中最大的酒樓中,李昊花大價錢包下了一天里所有的酒席,將店里為數不多的食客統統趕了出去。
鑒于李昊的身分,店里的客人非但不敢說什么,離開的時候反而主動開口要求代為付賬,客氣的一塌糊涂。
王元德見此,心中對李昊愈加佩服,由衷感嘆道:“賢弟果真是好人緣,竟然能使得這岐州府上下對賢弟如此客氣,倒是讓為兄好生佩服。”
李昊微微一愣,心說身邊這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還是故意惡心自己?
那些鄉紳想要請自己吃飯與人鄉好壞有什么關系,分明是看好他他開國縣候的身份和衛國公世子的背景,才會故意如此巴結。
不過話說回來,他自己又不是付不起一頓飯錢,所以根本沒必要在這種小事上搭人情。
更何況若是真讓這幫人代付,等下吃飯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將人叫上來陪著坐會兒,不叫顯得不近人情,叫上來又礙眼。
想著,李昊擺擺手,委婉的拒絕了鄉紳的邀請,待眾人走后,上得二樓方才感慨道:“兄長有所不知,那些人哪里是對我客氣,分明是想要攀上兄長這棵高枝,所以才會拿我當引子。”
王元德面露驚容:“哦?他們認得我?”
“當然,王兄的大名在大唐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別說比鄰長安的岐州,就說我前些日子去的吐谷渾吧,都不止一次聽人提到到王兄的大名。”
“真是這樣么?沒想到,我的名聲竟然已經傳到西域去了。唉呀呀,此事若不是賢弟提及,為兄當真是半點也不知情。”
“兄長不知情那是因為別人嫉妒兄長的才華,避而不談罷了。而且真要說起來,如果這次小弟不是被兄長的才華所感染,只怕也不會將此事說出來呢。”
但凡換個人在場,都能聽出李昊就是在一本正經的扯犢子。
但王元德卻偏偏信以為真,樂的眉開眼笑,一個勁的推脫客氣,弄的身后管家老大不好意思,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才好。
又聊了一會兒,有酒樓的伙計將膳食送上,四個冷盤,八個熱菜,色香味俱全,讓人一看便胃口大開。
時值正午,王元德也是餓了,與李昊客氣了兩句便伸出筷子夾了一塊筍片放入口中。
菜一入口,小王同學便瞪大了雙眼,不由自主加快了咀嚼的速度,手中筷子也再次伸向盤中,口中吱唔道:“真沒想到,小小陳倉竟然這般美味,口感絲毫不比長安的美食差,賢弟久居這里,口福不淺啊。”
“呵呵……”李昊呵呵一笑,夾了一口菜道:“兄長誤會了,其實真說起來并不是陳倉美食的味道好,而是這里面加了一種我兄弟自海外帶回的調料,故而味道才會如此鮮美。”
王元德頓了頓,脫口道:“調料?什么調料?”
“嘿嘿……”李昊神秘一笑,并未回答。
小王同學也覺得自己失言了,訕訕說道:“賢弟莫怪,為兄不是故意刺探別人**,實是覺得萬一將來回了長安吃不到此等美味,怕是要食不知味了。”
李昊心中得意一想,不禁想到數日前程處默和長孫沖離開前的那個晚上。
這兩個家伙鬼鬼祟祟跑來他的帳篷,拿出一小包褐色的粉狀物顯擺了半天,硬是要他猜猜是什么東西,還說是什么天下第一等的美味。
結果,李昊只輕輕捻起一點嘗了嘗,立刻知道了是什么東西,鄙夷的告訴二人,不要拿海腸粉來忽悠自己,這東西在海邊的沙灘上要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