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為什么老子一點都驚訝,反而有點小期待,難道老子也是個瘋子?
真特么日了狗了。
“好吧,既然你這么有決心,那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處理好了,吏部眼下歸杜仆射管轄,你可以去找他,只要他點頭,本宮便不反對。”
“沒問題,明天我就去找杜伯伯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在今年把這事兒給落實下去。”李昊點點頭,杜如晦是李二的鐵桿,事情又是李二安排下來的,那老頭兒沒道理不答應。
聊完了這些,李昊倒還真沒什么事兒了,翹著二郎腿有一搭無一搭的與李承乾聊著天,設想著將來義學興辦之后可能遇到的問題。
大唐不比后世,歷經巨大變革的華夏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普及識字率又得到了普羅大眾的認可,推廣起來很是容易。
可是在大唐呢,先不說世家、士族的層層阻礙,單說老師的選擇就是一個大問題。
更不要說,按照李昊的要求,義學的老師還要文理兼修,那種只會千字文、論語、大學之類的腐儒是不行的。
義學的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數理化三樣雖不能說精通,但必須有一定的了解。
這樣一來,可供選擇的老師便少的可憐,甚至可以說,絕無僅有才是。
所以,就算沒有那些士族的阻攔,興辦義學也同樣是一件讓人頭痛欲裂的苦差。
“難啊,太難了!”想到坐擁數千萬人口的大唐竟然找不出一個合用的老師,李昊就郁悶的想要投河。
邊上李承乾同樣提滿臉的苦仇深,沒辦法,誰讓他與李昊現在是一體的呢。
如果李昊沒有辦法解決問題,那么他同樣在老頭子那邊討不到好處。
“唉,我就說你當初多嘴多舌吧,現在看看,報應來了,連老師都沒有,這辦的是哪門子的學,總不能一個學生發本書,讓他們自己看吧。”
嗯?!李昊抬起頭,悚然一驚:“我靠,你不說我都忘了,教材還沒有呢。”
“呵呵……”李承乾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只能報以‘呵呵’。
眼下只是在做前期的調研便已經遇到了許多無法解決的困難,將來實際運作的時候還會出現什么紕漏還不知道,這么一看,好像世家、士族未來所能設置的重重障礙好像是最容易解決的才對。
夜色降臨,李昊麻木的離開東宮,揉著發漲的腦袋回了東市的老窩。
不想回家,太亂。
他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安靜的環境,認真考慮一下興辦義學所面臨的困難。
首先一點是教材,哪怕記憶力不錯,李昊也只能大概回憶起小學到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這東西書發下來就被他當草紙了,能記住的并不多。
其次是老師,大唐的讀書人表面上看似乎不少,但分到各個州縣,絕對稱不上多。
更不要說這些讀書人大部分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做官,教學生?開什么玩笑,有那時間自己還要多讀一點書,爭取下次孝個好名次呢。
拋開以上兩點,李昊還要考慮老師是否能看懂自己寫出來的教材,數學好說,物理什么的能懂的人又有多少。
更不要說助學金要如何申請,如何到位,如何才能不被下面的州府截留。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該提這么不靠譜的建議!”眼瞅著外面天已經快要亮了,李昊決定先睡覺,天大的事也要等自己睡醒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