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李昊果斷岔開話題,拋開李承乾‘謀反’不談,指著被長孫無忌抱在懷里愛不釋手的資料說道:“陛下,太子殿下歷時半年才整理出那些資料,臣以為最好能挑出其中幾條,廣發天下。
這樣一來,既可以讓下邊的官員做到心中有數,也可以大大改善咱們與草原部族之間的惡劣關系。”
李二輕輕瞇了下眼睛:“惡劣關系?你是這樣認為的?”
“自然!”李昊坦然道:“其實這種事情很好理解,草原部族以游牧為主,生產技術落后,生活物資匱乏,為了生存,搶劫幾乎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大唐強盛的時候,他們不敢侵犯我們,所以只能把主意打到其它部落身上,這就是為什么草原部落經常會爆發戰爭的原因。
然而,當我們國力衰弱的時候,草原部落便會從中看到機會,于是他們便將矛頭對準了我們,從我們的身上掠奪他們需要的物資。
這便如殿下那份研究報告最后總結的那部分寫的一樣,戰爭,并不僅僅是戰爭,戰爭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是政治與經濟斗爭的延續。
同樣的道理,戰爭其實在很多時候不僅僅體現在殺戮方面,從**是消滅敵人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臣建議對待草原部落,應該換一種方式來與他們相處,拋棄以往的高壓政策,改從經濟和政治上控制他們。”
李二的目光不由自主再次投向被長孫無忌抱著的資料上面,面色陰晴不定。
李承乾的那份資料里面倒是有寫如何從經濟和政治上控制草原部落,但李二并不確定這樣的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還是再研究研究吧,現在做決定還為之過早。
最終,李二下定決心,回頭好好看看李承乾弄出來的那個什么研究報告,等這次的事情慢慢淡化之后,再討論如何著手實施。
嗯,就是這樣,朕絕不會承認,那資料里寫的東西太過驚世駭俗,也不會承認自家那個混蛋小子會考慮到如此深遠的問題,更不會承認之前針對草原部落政策的失敗。
次日一早,一則消息引爆了朝堂。
太子失德,著禁足三月,之前所應義學的差事交由魏王泰署理;太子侍讀李德謇蠱惑君上,著發配并州,署理歸化的突厥部族,并無旨不得返京。
太子到底干了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知道的三緘其口,不知道的也不敢多打聽。
倒是李德謇,什么叫發配并州?發配了還能署理歸化后的突厥部族?
開玩笑也沒有這么個開法吧!
再說并州那可是李唐皇室的龍興之地,去那邊能叫發配么?!
要是這也叫發配,朝堂上下有一半人愿意被發配。
更不要說還有署理突厥部族這一項任命。
突厥被打敗之后,李二將所有突厥部落全部遷徙到了河套地區,沿著黃河北岸,分布著大概近二十萬突厥人。
署理突厥部族,這特么都相當于大都督了,畢竟之前的安北都護府大都督手下似乎就管理著不到二十萬人。
這到底是褒獎還是懲罰?怎么就讓人看不明白呢!
李昊對于周圍的竊竊私語充耳不充,此時他腦子里想的全都是李二昨天晚上那一番話。
此去并州,如果不能在一年內將那些歸化后的突厥人管理的井井有條,他李德謇就準備打一輩子光棍好了。
沒錯,這就是威脅,不信就試試。
李昊完全不記得自己是怎么走出東宮的,只知道,這輩子怕是當定單身狗了。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應該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雪雁和程音音那丫頭直接娶了,什么十八不十八,娶回家養著跟放在外面養著那能一樣么。
現在好了,到嘴的鴨子,弄不好就要飛了。
要是真的在并州搞不定突厥人,老子哭都找不著墳頭啊。
蒼天啊,大地啊,老子到底是招誰惹誰了,為什么要受這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