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過去,勝一臺前的地面得到了修復,修復后的模樣與先前的接口完美的銜接在了一起。
這天,李二帶著工匠師傅們將進行下一步工作。
古戲臺最精華的部分叫藻井,也叫雞籠頂,是古戲臺頂部的圓形穹頂,有擴音與攏音的作用,它們往往采用最精湛的工藝手法,集上乘的美學構思、雕刻、彩繪于一處,是評價一個戲臺奢華程度的重要標志。
現在李二打算做的就是把破落的藻井拆去,對藻井木結構修復的同時,對屋面瓦進行重蓋,對軒頂以及損壞的花窗進行替換...
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一步,因為單一個藻井的木構件就有三千多個,它們環環相扣,一絲不茍,只要錯了一個可能就會造成整個頂部的崩塌。
此外,窗花、雕刻、壁畫的修補也是極難,復雜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一位位師傅們面色慎重,他們的視線紛紛探向面前的總修復師李二。
這時,只看見李二正在‘勝一臺’前踱步而行,臉上露出思索,他這是在腦海中進行預演,對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部分都務必做到爛熟于心。
在修復團隊聚集的同時,關心的青山堡軍民們也陸續都趕了過來,神情肅穆。
不久,李二單手一揮,跟著,一位位師傅們就踏步向前。
“等等!”
就當師傅們擺開工具準備爬上‘勝一臺’開始進行拆卸時,遠處突然有嚴厲的聲音插入。
緊跟著,就看見,一隊穿著正式的男男女女快步走了過來。
“李修復師,你好。”
打頭的是個面色嚴肅的女人,她手上戴著副白色手套,走到李二面前與其輕握了握:“我是青山關神圣建筑保護協會的成員,我姓陳。”
一隊人馬走近,并以陳女士為核心排開站立。
他們全都穿著正裝,戴著手套,齊刷刷的站著,頗顯得有些陣仗。
上了架子的老工匠們也紛紛都停下了動作,擁簇在李二的身旁,遠遠的看去,就如同是兩列人馬形成了對峙的局面。
青山堡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近,進行觀望、監督。
“我們協會已經收到了李修復師你針對青山堡第九十八號建筑‘勝一臺’的修復策劃書。”
那陳姓女士面色不善,介紹了自己后,話未曾停,跟著就道:“根據內部討論,我們給出的結論是...”
話音拔高了幾許,又道:“不允許大規模修復,可局部性修繕!”
李二在聽清的同時,心一沉,眉頭當即就緊鎖了起來。
神圣建筑保護協會是政府針對神圣建筑所專門建立的組織,擁有的權利極大,它們如果不讓動,那么李二真就沒有權利去動它。
如今給出的結論是只能局部修繕,可‘勝一臺’真正的要點就是那一頂藻井,且牽一發而動全身,藻井的修繕則就是大規模修復!
“終于來了!”
“還好趕到了,不然再晚一步可就遲了。”
“青山堡內的每一座建筑都影響著整個青山關神圣建筑的偉力,如果‘勝一臺’真被毀了,勢必要有些衰弱。”
圍看著的青山堡軍民以及家屬瞧見心里暗暗叫好,互相點頭道。
只看見,他們中有人長吐出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些笑容。
“李修復師,以下是我們協會內部專家針對您制定的策劃書,所給予的駁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