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石灰、聯系蝦苗,消毒魚塭。這些時忙活了將近一周時間,知道清明前,唐浩澤才買到足夠的蝦苗。
不過他家也掏出了七千多塊錢。他看著孔鳳荃小心翼翼數錢的樣子就覺得心酸。七千塊錢對于孔鳳荃來說,有可能是備用的救命錢。他看得出來母親的擔憂,但她還是拿出來了讓他“揮霍”。
培好水之后,蝦苗就陸續投放到魚塭里。他就白天呆在魚塭的小屋,每天在魚塭轉了幾圈,閑暇的日子就在魚塭旁的小屋看書自習。
有了魚塭,閘門每天進水,也能捉到一些雜魚。這些魚每天倒也能賺點菜錢吃。不過那遠遠不能滿足唐浩澤。
時近清明,他一早吃過早餐就來到魚塭的小屋,這時太陽還沒出來,天氣還帶著點微寒。他正坐在門外光線充足的地方看書。一群鳥飛過驚動了他。
他抬頭看著這一大群鳥掠過魚塭。他眨了眨眼睛,突然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億。
他收拾了書,跑回家。孔鳳荃正在喂兔子。看到他急匆匆回來,連忙問:“是忘了什么沒帶?”
唐浩澤跑過去對她說:“媽。家里還有錢沒?”
“還有幾百。你要用錢?”
“媽。我去買一些網,大概要一千來塊錢。”
孔鳳荃吃了一驚,問:“買漁網?怎么要買那么多?”
唐浩澤笑著說:“媽,我不是要捉魚。我打算在魚塭邊上捉鳥。現在那些鳥能賣十來塊錢一斤。”
雖然知道捉候鳥不好,但誰讓他窮啊?
現在還是好的,捉鳥的人不多。要是過幾年,人有錢了一些,水田邊、池塘邊,春天和秋天,兩次攔截,不知道多少候鳥會葬身人肚。那個時候鎮上隨便一個大排檔都至少能賣上百斤的鳥。
現在的候鳥還很多,容易捉。而且鎮上賣不掉,他可以弄到市里去賣。
聽兒子說能捉鳥賣到市里,孔鳳荃也沒有懷疑。在他看來,現在兒子能和市里大老板打交道,去和那些飯店打交道也是沒問題的。
她忙去取存折。唐浩澤又去父親的房間里跟他爸說了這件事。
這樣的事,他做決定就沒問題。但是他有什么事都會和唐鄭敏商量。目的只是想讓自己父親不會自覺是一個廢人。
他上輩子見識不算廣,但也見過一些人事。一些人受傷了會消沉絕望。他覺得那是因為那人覺得自己沒用了。
他不想讓自己父親有那樣的想法,很多事他都有自己的主意,他和唐鄭敏商量,就是想讓父親覺得自己對家里還是很有幫助的,對人生不至于悲觀。
這時的人對環保什么的根本沒有概念,唐鄭敏當然不會反對兒子想辦法賺錢,只是提醒他不要招惹別人眼紅。
唐浩澤當然明白這點。其實只要他開始做了,整個鎮都有可能開始張網捉鳥。但那對他的影響不會很大。他只需要在未來幾個月里盡可能維持家里開支不會緊張。
他拿著存折去銀行去了錢,然后在鎮上的漁網店買了最大網孔的流刺網。這樣的網,不管是在水里遇到大魚還是在空中遇到鳥,絕對網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