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村里的人都盯著他的魚塭。想著他能賺多少錢。
唐浩澤也知道這些,但他絲毫不在乎。
他笑著說:“這次要請人來捉蝦。一次捉完。”
唐浩明他們聽他這么說,也就幫著聯系人了。這魚塭太大,需要不少人才能將里面的蝦沽起來。
盧方在一周之后給唐浩澤打來電話,說是有八家酒店聯系到了他,不僅有市里面的,還有其它縣城的。
唐浩澤和盧方約定了一個日子,計劃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早上開始沽蝦。選這個日子是因為魚塭捉蝦之前需要先排水,那需要等待合適的潮水時間。
這天晚上,唐浩澤和唐浩強就在魚塭一夜沒睡。將魚塭的水大部分都排了出去。好讓明天早上方便沽蝦。
等到早上,魚塭里的水才排完。但魚塭中心區域還有不少二三十畝的水面,蝦都集中在那里了。
唐浩澤和唐浩強又用沙袋將閘門兩邊都堵上了,以免海水漲潮后又進水了。
唐浩明幫著找的捕撈隊在天剛亮時就到了魚塭。孔鳳荃和唐小蕓送來鎮上買的早餐。約定成俗地,捕撈隊吃過之后就開始干活。
拉網捕蝦這活,不是誰都能做的。如果沒有經驗,一個地方沒壓緊,幾個小時一網拉過,說不定會白干。
好的捕撈隊,魚塭這樣的水體通常拉兩次網就差不多能全部捉完了。
唐浩澤也沒有去幫忙,那很多余。他招呼著陸續趕來的小貨車。那都是那些賣蝦的酒店找來的車子。這些車子都裝著幾個方形的大塑料桶。
這些酒店每家都只買幾百斤蝦,這樣的桶也足夠了。
知道他要捉蝦了,不僅村里的人都來,隔壁村的人也趕來看熱鬧。不少人碰到他都說幾句奉承話。大人都或羨慕或妒忌看著蹦出水面的蝦,孩子則是在大人的和喝罵聲中在人群中亂竄。
這些都是海邊的人,而且養蝦的人不少,他們也不需要等到蝦捉起來。只看拉網時,網前跳出水面的蝦就知道這蝦肯定不少,而且都規格不小。
現在蝦價那么高,誰都能看得出來唐浩澤這是要發財了。
唐浩澤對這些人只是笑臉相對,別人到底是有幾分真誠,他也不在意。
捕撈隊干活急不得,拉一次網,可能需要兩三個小時。當他們小心翼翼地將網在淺水區圍攏起來,又將網慢慢收窄,等網中的蝦密度足夠高是。捕撈隊長大喊一聲:“捉蝦咯!”
這聲吆喝就像是一個號令槍,岸上幾個婦女馬上就挑著塑料筐走下魚塭。她們要將蝦挑上來。
唐浩明和唐浩坤兩人的老婆都幫忙挑蝦,而他們兩人就幫忙稱重。
那些酒店都是要求是活蝦,所以這動作必須要快,不然蝦露水太久容易死。
稱重后,馬上就要倒入那些小貨車上塑料桶內的海水里。一輛車住裝夠了,錢現場結賬,錢給了就馬上拉走。車上有酒店的人跟著來,唐浩澤就和對方在車里算錢。
唐浩澤為了錢不露外人眼,今天特別跨了一個一個腰包。收了錢就放到包里。這樣雖然被人也知道大概收了多少錢,但錢沒露眼,就不至于讓人那么眼紅。
這捕撈隊的經驗非常好。第一網就捉了兩千來斤的蝦。然后第二網又捉了八百來斤。剩下的就不值得拉拉網了。
唐浩澤先是給了捕撈隊工錢,然后給幫忙的人每人封了三百的紅包。剩下的錢在唐浩明三兄弟和唐浩康“保護”下去存到了銀行。
這次賣蝦,他拿到了二十八多萬。不過蝦苗和蝦料成本也用去了三萬多,加上捕撈時花了四五千。算下來也就賺了二十五萬左右。如果不是因為那次臺風,他還能多賺十幾萬。
唐浩澤在存錢的時候想想都覺得心疼。要知道,養蝦也就這兩年能賺得那么多了。往后就算是爆發流行病,塘邊收蝦的價格也沒高過四十。他記得過了零四年之后,最貴的一年,也不過是二十四。就那個價格,養蝦的就已經是笑得見牙不見眼了。
他很清楚,今年和明年是養蝦最暴利的年份。當然,前提是能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