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澤和唐浩明他們一直聊到深夜五點多才散了。
唐浩澤草草睡了一下,第二天起床時,他發現孔鳳荃已經起床殺了雞,準備去拜神上香。他跟孔鳳荃說一聲,然后就去養殖場。雖然家里有喜事,但養殖場他也不能不管了。
他巡完塘后,交代了工作,又跟每個工人都說了一聲,讓他們中午到自己家里:“中午來吃酒,帶張嘴去就可以,別想著帶什么禮了。”
工人都應了,他這才趕回家去。
他回到家時,家里人都起了,鄉親們也來了。院子里放著一頭殺好的豬。
男人們已經開始在院子里搭廚房,女人們忙著洗菜、洗碗碟。碗碟是公家的,屬于祠堂的東西,同宗各家辦什么事都會用這些東西。
唐浩澤跟鄉親們都打了招呼,又給男人們發了煙,進屋子里看到唐鄭敏正和唐浩康擺桌子,連忙過去搶過桌子,說:“爸,你去檢查一下準備的東西是不是都準備了。這里有我們就好。”
唐鄭敏知道兒子是不想讓自己干重活,也就退開一邊,說:“早先訂好的東西都送來了。也沒什么東西可以準備了。你昨晚睡得晚,又起得早,你先去睡會。”
“等下午我睡個午覺就好!”
唐浩澤看桌子已經擺好,凳子這些東西由唐浩康做就好。他停下手,問:“媽呢?去上香還沒回來?”
“回來了,在房里包紅包呢!”
唐浩澤這才想起這事。他說:“元旦的時候,我還換了錢,都忘給媽了。我去跟媽說說。”他說著快步上樓進了自己房間,然后從一個柜子中取出幾疊五元面額的新鈔。
出門時正好看到上樓來的唐鄭敏。唐鄭敏看到他手里的鈔票,說:“你打算包五塊的利是。會不會太多了?”
辦這種事,給賓客的紅包不是紅包,而是利是。都是用紅紙一個個包的。若是紅事就僅僅是一個利是,是表示讓賓客沾喜氣,同時還是祝遠路來的賓客平安的意思。
如果是白事,則要在紅包上扎兩根縫衣針,然后在針上捆一根紅線,同時還要給一根紅繩,意思是大吉大利,避邪的。
鄉里鄉親若是辦事,這些年大多還是一毛的利是,多一點的就是一塊。
現在唐浩澤包五塊的,唐鄭敏擔心會太招搖了。
唐浩澤卻不是那么想的:“爸,我不是要擺闊。我們建這房子,花了多少錢,鄉里鄉親不清楚具體數字也能猜個大概。這利是包多了,他們不會說什么,少了難免會覺得我們小氣。我們再低調,眼紅我們的照樣眼紅。那倒不如讓叔伯兄弟知道我們不會小氣。”
唐鄭敏聽兒子說的,覺得也不無道理。唐浩澤賺了多少,鄉親們不知道,但都知道他肯定賺了不少錢。五塊錢的利是雖然是挺多的,但就算是所有親戚朋友和全村人都來了,也不過幾百個利是,幾千塊錢兒子也花得起。
“那你給你媽拿去。”
唐浩澤拿著錢進了父母的房間,果然看到孔鳳荃正和唐小蕓和幾個村里大媳婦一起包紅包呢。
孔鳳荃看到唐浩澤給的錢,因為有外人在,也沒說什么。只是重新包了。
唐浩澤將錢給了母親,又和唐浩康一起擺放椅子。